成都丝足会所:2025年新消费趋势还是争议漩涡?

2025-04-05 05:25:33 | 来源:史赵炸出新闻网
小字号

成都丝足会所:2025年新消费趋势还是争议漩涡?

听说过“丝足按摩”吗?2025年3月25日,成都春熙路一家挂着鎏金招牌的会所门口排起长队,穿汉服的姑娘和西装革履的白领混在队伍里刷手机。这事儿最近在朋友圈炸开了锅——有人说是养生新潮流,有人骂是擦边生意。今儿咱就掰扯掰扯,这玩意儿到底咋回事?


🔥丝足会所为啥突然火了?

“脚底板连着全身穴位,这道理老祖宗早讲透了!”在宽窄巷子开了十年足疗店的王老板嘬着盖碗茶跟我唠。数据显示,2025年成都养生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亿,其中“丝足养生”品类增速高达300%。你品,你细品。

💡三个爆火原因:1. Z世代养生焦虑:00后已经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2. 短视频推波助澜:#丝足疗愈 话题播放量破10亿3. 成都休闲基因:这座城市的茶馆文化遇上新消费

(某会所经理悄悄透露,他们抖音直播间9.9元体验券秒光过5万张)


🦶真养生还是玩噱头?现场直击

我跟着消费者小李进了家网红会所。好家伙!进门先换消毒拖鞋,包间里檀香袅袅,技师都戴着透明面罩,手指甲修剪得比外科医生还干净。小李边泡着藏红花药浴边说:“比传统足疗得劲儿,这丝绸裹着脚的感觉...啧!”

但隔壁老王不买账:“花188就为让人用脚按背?我媳妇知道了得把我腿打折!”这话还真不夸张,大众点评上差评里30%都写着“回家跪搓衣板”。


💰这门生意能长久吗?

行业内部流出一份数据挺有意思:成都138家正规丝足会所,平均客单价从去年98元涨到158元,但复购率却跌了15%。某连锁品牌创始人张女士倒挺乐观:“我们现在培训技师要考‘足部解剖学证书’,未来打算跟中医院搞联名疗程。”

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泼冷水:“现在十个投资人九个在问丝足项目,跟当年共享单车似的,迟早要洗牌。”


🤔丝足会所到底安不安全?

卫健局的朋友给我透了底:三月份刚更新的《特殊养生服务管理细则》里,明确规定丝足服务必须使用医用级消毒设备。现在正规门店的卫生标准,比很多小餐馆后厨都严格。

但江湖传闻还有“黑作坊”存在。上个月金牛区突击检查,就在居民楼里端了家无证经营的,据说用的还是淘宝9块9包邮的劣质丝绸。所以说啊,认准门店挂没挂“阳光养生”认证标牌很重要!


🌆成都人咋看这事儿?

我在天府广场随机逮了20个路人唠嗑:- 穿JK制服的小妹妹:“超解压的好吗!比蹦迪健康”- 戴金丝眼镜的大叔:“伤风败俗!老祖宗的脸都丢光了”- 买菜大妈神吐槽:“让我闺女去捏臭脚?除非我死了!”

有意思的是,某婚恋网站数据显示,注册“接受伴侣体验丝足服务”的成都男性占比高达67%,但敢公开承认的不到三成。害!这帮口是心非的!


作为跑了十年社会新闻的老记者,我觉得这事儿得分开看。传统养生行业需要新玩法,但监管必须跑在前头。现在有些会所搞的“汉服丝足主题夜”,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得挺妙。不过要提醒各位看官,千万别信什么“性感技师在线邀约”的野广告——正经店谁搞这套啊?

说到底,2025年的成都人愿意为“舒服”买单,但底线可不能跟着钞票飞了。下次您要是路过这些闪着霓虹灯的会所,不妨琢磨琢磨:这到底是脚底的享受,还是心里的痒痒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