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APP可以找到外围女?2025年社交平台暗流调查
“哎哟我去!现在搞这些事的人真会玩手机啊!” 2025年3月25日早上八点半,朝阳区某派出所民警老张盯着办公桌上十几部没收的手机直摇头。就在当天凌晨,他们刚端掉一个用交友软件组织非法交易的团伙,这事儿直接把社交平台的灰色产业链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要说这事儿还真有意思。十年前搞这些的还站在街边使眼色,现在全缩在手机屏幕后面搞“互联网+”。今年年初某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下半年关于“线上招嫖”的举报量同比暴涨67%,最夸张的是有个00后小伙,半年内通过三款不同APP约了四十多次外围女。
“现在谁还傻乎乎站街上啊?都搞线上精准匹配了。”在互联网公司做风控的李明跟我吐槽。他们团队最近封了批用宠物领养群打暗语的账号,有人发“领养布偶猫”配个高跟鞋emoji,底下立马有人问“怎么领养”。
咱们先捋清楚现状。目前市面上的社交软件主要分三类,危险系数从高到低排个序:
“当时就想赚点快钱交学费,谁知道被坑惨了。”22岁的大学生小林(化名)揉着发红的眼眶。去年9月,她在某语音交友平台接到个“商务接待”的活,对方承诺日结2000元。结果到了现场才发现是陪酒局,手机还被领班收走了。
这事儿听着像老套路?但新花样在于,现在中介会教女生用美颜软件里的“商务妆”特效,还会给她们做话术培训。更离谱的是,有些平台搞什么“颜值认证”,分数高的账号能进专属聊天室——这不就是变相选美吗?
要说平台完全不管也不对。今年315晚会上,某知名社交APP的安全总监现场演示了他们新上的AI识别系统:能通过聊天关键词、图片背景墙纸、甚至耳机型号判断是否存在违规。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现在黑产团伙都开始用古诗当暗语了。
“现在最难抓的是第三方引流。”网络安全专家张教授在电话里跟我分析,“比如有人在正经社交平台发个健身照,简介里写‘商务瑜伽私教’,再引导到其他平台交易。这种跨平台操作,单个公司的风控根本防不住。”
今年1月刚实施的《网络社交行为管理条例》明确规定了三个“立即封禁”:- 使用行业黑话或替代词进行暗示
- 通过虚拟礼物进行非法交易
- 组建涉及金钱交易的私密社群
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现在流行用外卖软件打掩护。前两天有网友爆料,某跑腿APP上出现个奇怪订单:要求配送员穿黑丝高跟鞋送打火机,备注写着“要会聊天的小姐姐”——这脑洞开得,编剧都不敢这么写。
说实话,这事儿不能全赖APP。就像菜刀能切菜也能伤人,关键看怎么用。现在有些年轻人把社交软件当许愿池,指望在上面捞快钱,这不扯呢么?
有个现象特有意思:正经婚恋网站反而没这些破事。想想也是,人家要收年费、要学历认证、还要人脸识别,搞事情的嫌麻烦自然就绕道走了。所以说啊,平台真要下决心整治,技术上绝对有办法,就看愿不愿意牺牲点用户活跃度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别以为在网上能神不知鬼不觉。去年有个案子,警察是通过嫌疑人抖音视频里反射的窗帘花纹定位到酒店的。现在的大数据啊,比你家楼下大妈的眼力见还毒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