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三桥新村的姨:社区里的 活地图 咋炼成的?
(拍大腿)哎!你听说过西安三桥新村那个能把快递小哥都训得服服帖帖的"姨"没?2025年3月25号早上六点半,我又看见她蹲在小区花坛边,左手拎着韭菜盒子,右手抓着体温枪,逮着没戴口罩的小年轻就是一通"爱的教育"...
王爱芳今年59岁,街坊都喊她"三桥一姐"。去年社区改造那阵子,她家麻将馆被拆了玻璃门,当时叉着腰骂街的样子还上过抖音热榜。谁成想今年开春,这姨突然转性了——主动报名当起了社区网格员。
"您说这图啥啊?"我蹲在褪色的蓝漆长椅上问她。王姨把老花镜往头上一推:"哎呦喂!现在年轻人天天点外卖,连楼下菜场搬哪儿了都不知道,我这老骨头再不出来带带路..."
前天中午12:08分,3号楼张大爷家狗子走丢。王姨愣是带着保安队,沿着狗子日常尿尿路线,在隔壁小区垃圾站找到了瑟瑟发抖的泰迪。这事儿还上了《华商报》民生版块,标题叫《人找狗容易,狗找人难?》。
现在社区搞智慧养老,装了一堆人脸识别、健康监测设备。可老年人就认王姨那个掉漆的保温杯——里面装着各家各户备用钥匙。上周三刮大风,7楼的智能窗帘卡住了,最后还是王姨扛着竹梯子去捅开的。
"您不觉得这些新技术更方便?"我又忍不住问。她摸出老年机晃了晃:"瞅见没?这玩意儿充一次电能顶一礼拜。那些个花里胡哨的,停电了咋整?"说着从兜里掏出个手电筒,"喏,这才叫实在货!"
去年刚毕业的社区干事小李跟我吐槽:"有回跟着王姨去检查消防通道,她光听脚步声就知道哪层堆了杂物。我们00后搞数字化治理三年,不如阿姨三个月的'土经验'。"
(挠头)说实话,我挺纳闷这种草根智慧能撑多久。现在社区要搞"云上家园"项目,说是要人脸录入、智能门禁全覆盖。可看着王姨揣着串钥匙挨家挨户送葱花的背影,突然觉得...有些东西吧,还真不是扫码能替代的。
你品,你细品——当我们在APP上刷着社区通知时,是不是也错过了楼梯间那句"明儿降温记得添衣裳"的唠叨?科技能解决效率问题,可人情味儿这东西,终究得靠活生生的人来捂热乎啊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