莞式帝王套:2025年风口上的“服务革命”还是智商税?🔥
嘿,各位老铁们最近刷短视频有没有被一个词洗脑?就是那个“莞式帝王套”!说真的,我上礼拜在东莞出差,连街边卖肠粉的阿伯都在跟人掰扯这事儿。到底这玩意儿是2025年服务业的新风口,还是换个马甲收割韭菜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!
3月25号凌晨两点,我蹲在东莞厚街某家挂着“智能养生会所”招牌的店门口。嚯!这阵仗——门口停着三辆加长版红旗新能源车,大堂里穿白大褂的“健康管家”拿着平板给客人讲解服务流程,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三甲医院特需门诊。
“我们这套服务系统接入了华为最新神经元算法,能根据客人心率、体温实时调整服务项目。”值班经理老刘叼着电子烟跟我吹水。说来也魔幻,十年前扫黄打非的重点区域,现在居然搞起了“AI+传统技艺”的科技活。
先别急着骂街,咱们得搞明白这玩意儿的基本盘。根据我扒到的内部培训手册,整套服务分三大模块:
最骚的是结账方式——不接受现金转账,必须用数字人民币在区块链上支付。用他们宣传总监的话说:“我们要做服务界的元宇宙入口!”
这事儿吧,说突然也不突然。我在莞城统计局上班的发小偷偷给我算过账:- 东莞2024年GDP增速掉到3.2%,传统制造业外迁- 全市闲置商业面积超过200万平- 适龄男青年婚恋市场挤压指数全国第三
“总得给荷尔蒙和人民币找个出口吧?”发小嘬着奶茶来了这么一句。你还真别说,现在店里40%的客户是周边工厂的95后技术员,人家就图个新鲜刺激还不违法。
上周在知乎看到个神评论:“十年前会所小妹背《服务手册》,现在技师人手一本《消费心理学》。”我在暗访时就撞见个00后姑娘,人家正儿八经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,开口就是:“哥你这个回避型依恋模式得做六次情感修复疗程...”
不过也有翻车现场。某科技公司高管王总跟我吐槽:“花8888体验了个帝王套餐,结果机械臂把我阿玛尼衬衫烫了个洞,说好的情绪价值就是AI朗诵《论持久战》!”
看着美团上突然冒出来的300多家“智能养生”门店,我突然想起2023年爆雷的共享按摩椅项目。目前已知:- 头部三家品牌已融资超5亿- 东莞本地配套培训学校月招生200+- 但客户复购率不足15%
有意思的是,这些店现在都爱跟政府牵头的“大湾区服务业数字化改革”挂钩。上个月还搞了个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”,听说要给技师们评“数字服务工程师”职称。
跟做风投的大学同学撸串时,他甩了句大实话:“现在这就是个套壳生意,核心技术全是贴牌,重点在洗白传统灰色产业。”但也有不同声音——在深圳做产品经理的前女友毒舌点评:“你们直男就爱把简单需求复杂化,人家日本的情趣酒店二十年前就有体温感应床垫了。”
我个人倒觉得这事儿像面照妖镜:一边是地方经济转型的阵痛,一边是Z世代孤独经济的爆发,中间还夹着技术伦理的大坑。下次再去探店,我准备带个反AI欺诈检测仪,看看那些“智能服务”到底有多少人工多少智能。
说一千道一万,2025年的服务业创新不能光靠改名大赛。要是真能把东莞二十年的“服务经验”转化成合规合法的产业模型,说不定还真能搞出个中国特色的“夜间经济3.0”。不过现在嘛...各位看官要是想去体验,记得先看看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有没有“数字内容服务”这一项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