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368工作室:一群年轻人如何把创意玩出新花样?

2025-04-05 06:59:25 | 来源:赢谈情情新闻网
小字号

成都368工作室:一群年轻人如何把创意玩出新花样?

🔥 听说过成都368工作室吗?就在上周六(2025年3月25日),他们搞了个大动作——在春熙路摆了台三米高的熊猫机器人,这玩意儿不光会跳广场舞,还能用四川话唠嗑!路过的张大爷差点把假牙笑掉:"这铁坨坨比我孙子还会摆龙门阵!"


💡 这帮90后到底在折腾啥?
我蹲点采访了两天发现,368工作室压根儿不像普通公司。早上十点推开他们老厂房改造的办公室,有人戴着VR头盔在"空气里画画",还有个妹子拿着电焊枪改造旧冰箱——说是要参加下个月的"废品艺术节"。

创始人老杨叼着棒棒糖跟我唠:"咱们这儿没KPI,只有KFC(他指了指堆成山的炸鸡包装盒)"。这话听着像开玩笑,但仔细琢磨,他们去年搞的"流浪猫智能窝"项目,愣是拿到了高新区创新基金200万。


🛠️ 硬核技术+烟火气=王炸组合
你绝对想不到,这帮技术宅的日常是蹲菜市场!上周他们给抚琴菜场做了套"智能秤",摊主王婶现在逢人就夸:"这秤不光能算钱,还会提醒我'青椒再不卖要蔫咯'!"

• 自主研发的方言语音系统,识别率高达98%(连"巴适得板"这种语气词都懂)
• 用AR技术复原老成都茶馆场景,扫码就能看虚拟说书人表演
• 去年双十一帮本土品牌做的"火锅底料盲盒",三天卖出50万盒


🎨 艺术?科技?他们根本不在乎标签
下午茶时间撞见他们在争论"该用3D打印还是竹编"做新展品,吵着吵着突然集体掏出手机——原来是在抢某位成员的奶茶红包。这种"正经不过三秒"的氛围,反而催生了挺多有意思的混搭作品。

比如上个月刷屏的"绿野仙踪"展:
1. 用废旧电路板拼出银杏树造型
2. 树上的LED灯会随着观众呼吸频率变化
3. 树洞里藏着扫码可听的成都老故事


🤔 这么折腾能养活自己吗?
说实话我刚开始也怀疑,但财务小姐姐给我看了组数据:他们收入构成挺野的——
• 30%政府文化项目
• 45%商业合作(居然有火锅店找他们设计智能餐桌)
• 25%自主产品分成

更绝的是他们搞的"创意众筹平台",上周刚上线个"方言保护计划",48小时就筹到80万。合伙人小林嘚瑟道:"现在连东北老铁都找我们做‘你瞅啥’语音包!"


🐼 未来准备咋玩?
聊到最后,老杨突然正经起来:"我们想证明成都不只有火锅和熊猫。"他们正在秘密研发的"城市记忆博物馆"项目,据说要把整个玉林路变成可互动的数字画卷。不过问具体细节时,他立马切换嬉皮笑脸模式:"哎呀说漏嘴要扣鸡腿咯!"

走出工作室时,看见前台挂着的手写标语——"认真扯淡,正经发疯",突然觉得这话特别适合形容这群人。要我说啊,成都的年轻创意力量就像火锅里的毛肚,看着七上八下没个正形,实际上每道褶皱里都藏着惊喜。

】台。下次路过陆家镇,别光顾着看街景,说不定给你递咖啡的小妹,就是某个隐形冠军企业的合伙人呢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