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楼凤:2025年社区转型下的烟火气与争议
🌟 "啥叫楼凤?这词儿咋突然火起来了?"
最近刷短视频的人估计都听过"南充楼凤"这个词。2025年3月25日,顺庆区某老小区突然挂出"楼凤美食街"的霓虹灯牌,十几家麻辣烫、锅盔摊子支棱着塑料板凳就开张,空气里飘着花椒香,也飘着网友们的口水战。
"以前这栋楼全是哗啦啦的麻将声,现在改成小吃街,我家娃放学都能顺道买碗冰粉。"住在三单元的张大姐边说边往自家卤味锅里撒辣椒。据社区公告,这次改造是响应2024年底出台的《城市烟火经济促进条例》,把闲置的社区活动空间改造成便民餐饮点。
不过争议也跟着来——有人嫌油烟太大,有人担心食品安全。对此,市场监管局的李科长在采访里撂了句大实话:"咱们搞突击检查比外卖平台抽检还勤快,您瞅瞅这公示栏,哪家用的地沟油早被红牌罚下场了!"
这名字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。我逮着项目负责人老王问了半天,他嘿嘿一笑:"嗐!当初征集名字时,三楼刘嬢嬢说'咱们楼里飞出金凤凰',大伙儿觉着吉利就定下了。"
重点来了:
1. 便民性:70%摊位是小区居民自家经营
2. 性价比:酸辣粉8元/碗,比商圈便宜40%
3. 就业带动:新增23个灵活就业岗位
老王翻着台账补充:"您别小看这数字,里头有俩单亲妈妈,还有个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。"
住二楼的陈大爷最近见我就诉苦:"我家晾的白衬衣,愣是熏成了椒麻鸡味儿!"但转头看见楼下孤寡老人王婆婆的凉面摊前排着队,他又嘟囔:"算了算了,就当支持老年人再就业..."
这种矛盾在3月28日达到高潮——某网红探店时夸张吐槽"环境脏乱差",评论区直接开撕。有意思的是,本地网友清一色回怼:"您去高档餐厅拍滤镜,我们老百姓要的是实惠!"
根据南充统计局4月1日新鲜出炉的报告:
- 试点社区月均客流量 ↑178%
- 周边商铺租金 ↑32%
- 但投诉量也 ↑65%(主要集中在下水道堵塞)
搞城市规划的小吴私下跟我分析:"这种模式放老小区是双刃剑,要是换成电梯公寓,分分钟被业主委员会集体否决。"
转了三天楼凤美食街,我倒觉着这事儿得拆开看。那些喊着"拉低社区档次"的,可能没见着拄拐杖的孙大爷乐呵呵给人端醪糟汤圆的样子。当然,油烟管道该装还得装,垃圾分类也得跟上。
突然想起个细节:昨天看见几个穿校服的娃,蹲在花坛边写作业,手边放着啃了一半的肉夹馍。这场景,可比冷冰冰的商业综合体有人味儿多了。
说到底,城市更新不是非要把老房子都推平盖玻璃大厦。留点烟火气,给普通人留口热乎饭吃,或许才是"宜居"俩字最接地气的诠释。至于那些争议?套用菜市场王婶的话:"哪家炒菜不冒烟?嫌呛就别住城里!"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