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山白象路的站脚女都去哪了
各位街坊邻居,你们最近路过白象路的时候,有没有发现少了点啥?哎对喽,原来每天傍晚准时在电线杆下晃悠的那几个大姐,今年开春突然集体消失了。这事儿说来奇怪啊,前两天社区群里还有人拍大腿:"我特意绕路过来买烤红薯的,结果摊子还在,人咋都不见了?"
要说这事儿得从去年年底说起。2024年12月县里新来的那个城管局长,据说以前在深圳干过社区治理。今年春节刚过,白象路临街商铺突然收到份红头文件——注意啊这可是重点💡——要求所有占道经营必须"持证上岗",连卖糖葫芦的都得在指定区域摆摊。
我特意翻了下记录,2025年3月8号那天,街办组织了场"文明经营宣讲会"。有个卖煎饼的大哥跟我比划:"那天来了三十多个穿制服的,把咱这条街的营业执照全查了个遍。有个大姐当场被问得直冒汗,第二天她的三轮车就再没出现过。"
这事闹得最凶的时候,我蹲点观察过三天。你们猜怎么着?原本下午五点准时出现的五六个熟面孔,现在只剩下个卖烤冷面的东北大姐还在坚持。"现在查得忒严,"她边翻铁板边说,"以前咱们这条街就像个露天人才市场,现在倒好,搞得跟重点中学似的,摄像头比路灯还密。"
不过有意思的是⚠️,最近外卖平台上突然冒出好多"跑腿代购"服务。有个跑腿小哥偷偷跟我说:"现在接单都得对暗号,什么'老地方见'、'老规矩办',整得跟谍战片似的。"看来这些大姐们也没闲着,转战线上玩起新套路了。
咱得说句公道话,这些大姐多数都是拖家带口的。采访到个化名王芳的,她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账:"孩子在民办初中,一年学费八千;房租每月一千二;老家还有生病的老娘..."说到这她突然哽咽,"现在每天躲城管跟做贼似的,但你说我能怎么办?"
不过也有转型成功的案例。原来卖袜子的李姐,现在在直播平台教人织毛衣,粉丝都叫她"毛线西施"。她直播间背景还特意挂着白象路的街景,老顾客们看着亲切,下单特别痛快。
说实话,这事儿吧,真不能光靠堵。你看去年整治三轮车那会儿,结果电动车载客的反而更多了。现在街面上是干净了,可那些需要讨生活的人总得找活路不是?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自从站脚女消失后,白象路沿街商铺的租金降了15%。卖五金的老张直摇头:"人都跑光了,我这扳手一个月都卖不出几把。"但街对面的奶茶店老板倒是乐开花:"现在带小孩来逛街的家长明显多了。"
要我说啊,城市治理就像炖老火汤,火候太猛容易糊锅。咱不能光要面子不要里子,得给这些讨生活的人留条活路。听说下个月要搞"灵活就业培训",教大家做电商开网店,这招要是落实到位,说不定能治标又治本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等哪天白象路真变得跟商场专柜似的,那些烟火气儿还能找得回来吗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