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不正规的地方:2025年3月25日实地探访实录

2025-04-05 04:11:14 | 来源:村低金的新闻网
小字号

福州不正规的地方:2025年3月25日实地探访实录

嘿,兄弟姐妹们!你们有没有想过,福州这座文明城市里,藏着多少“不正规”的角落?就在上周二(2025年3月25日),我跟着几位本地老饕和社区志愿者,把三坊七巷周边转了个遍,发现的事儿可真叫人哭笑不得。咱们今天不说教不批判,就唠唠真实见闻。

💡【第一站:深夜食堂的猫腻】
凌晨1点的达明路美食街,五家挂着"24小时营业"牌子的摊子,居然有三家拿不出食品经营许可证。有个卖鱼丸的老板挠着头说:“证在老家抽屉里锁着呢,反正东西干净就行呗。”说实话,这种“信任式经营”真让人捏把汗——您家鱼丸再好吃,没个正规手续,吃坏肚子找谁说理去?

👉🏻 重点来了:
流动摊贩占道率超60%(鼓楼区城管最新数据)
• 七成消费者表示“知道不正规,但图个方便”
• 某网红烧烤摊被查出重复使用竹签,浸泡药水消毒


🍜【第二站:藏在小区里的养生馆】
在湖东路某老小区,我们数出11家没挂招牌的推拿店。有位大姐边拔罐边念叨:“我这手艺三代祖传,要啥营业执照?”这话听着挺实在,可仔细想想——要是拔罐烫伤了,或者精油过敏了,这责任算谁的?更绝的是,有家店门口贴着"量子能量理疗",进去一看就是个普通按摩床加两盏变色LED灯。

💡 专家提醒:2024年起福州已要求养生保健场所持双证上岗,但实际持证率不到35%


📱【第三站:线上到线下的灰色链条】
现在最绝的是那些“游击队员”,白天在微信群发“手工水饺预订”,晚上骑电动车全城配送。我们在仓山逮到个卖自制蛋糕的小哥,他理直气壮:“我又没开店,朋友圈卖货犯法?”这话把市场监管局的同志都气笑了——上个月刚有人吃坏肚子住院,追责时发现对方连健康证都没有。


🤔 核心问题:为什么不正规场所屡禁不止?
跟社区工作人员老陈聊了半天,他掰着手指头算账:
1️⃣ 正规办证要跑7个部门,最快45天
2️⃣ 商铺租金年年涨,小本生意扛不住
3️⃣ 部分消费者就爱“地道野味”

“有时候我们前脚刚劝走摊贩,后脚就有老顾客打电话催他们回来。”老陈这话说得实在。你品,你细品,这不就是个死循环?


💡【破局新思路】
2025年刚推行的“夜市快闪许可证”倒是新鲜。我们在台江试点区看到,政府划出特定区域,商户交200块押金就能摆三天摊。卖肉燕的林阿姨说:“这下不用躲城管了,生意反而更好了。”不过问题也来了——卫生抽查合格率只有68%,离标准线还差得远。

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:福州这些不正规场所就像打地鼠,按下去这个冒出那个。但换个角度看,它们何尝不是城市烟火气的组成部分?现在年轻人总吐槽福州“太正经”,可要真把这些街边摊、弄堂店都取缔了,估计又得有人哀嚎“没内味儿”了。

这事儿吧,说到底得在规范管理和保留特色之间找平衡。听说市里正在研究“容缺办理”政策,小商户可以先营业再补手续。要我说,早该这么办了!既给老百姓谋生路,又让消费者吃得放心,这才是真正的“有福之州”该有的样子嘛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