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榆中县有小巷子吗现在?实地探访揭开谜底
🌆您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,是不是也看到过这样的疑问:"兰州榆中县现在还有老巷子吗?"说实话,我前些天刷到这条热搜时,手里的牛肉面都差点不香了。今天就带大家去2025年3月25日的榆中县城实地转一圈,咱们边逛边聊。
🛤️第一站:老城区的"活地图"
在人民广场东侧,我们遇到了71岁的张大爷。他端着盖碗茶坐在自家杂货店门口,指着对面正在施工的商场说:"您瞅瞅,原先这条道儿能过三轮车,现在连自行车都得推着走。"根据县档案馆数据,2010年登记在册的老巷子有50条,到2025年只剩不到20条了。
要说这些巷子消失的原因,我总结了三句话:- 头一个是"规划赶不上发展",县里这两年新建了6个商业综合体- 再来说"年轻人不爱住",您看现在租房平台上新小区的点击量是老巷子的8倍- 最后一个最扎心——基础设施确实跟不上了,去年雨季有3条巷子泡成了"黄河支流"
🏘️第二站:意外发现的宝藏小巷
您别说,在新建的榆中三中后身儿,还真藏着条"幸存者"。这条300米长的巷子,青砖墙上挂着居民自制的剪纸灯笼,七八家老字号店铺还在营业。最绝的是王记甜醅子铺,第五代传人小王师傅跟我们说:"去年文旅局要给补贴改门脸,我说啥没同意,您看这木头招牌都包浆了,这才叫味道!"
👉划重点:
这里能存活下来,主要靠三点:1. 社区搞的"老巷新颜"改造计划(县里投了120万)2. 年轻人搞的短视频探店带火人气(某音相关视频播放量破千万)3. 居民自发的保护意识(成立了个15人的巷管会)
🚧第三站:正在消失的记忆
不过也不是所有故事都暖心。在建材市场扩建工地,我们碰见了来拍照打卡的大学生小李。他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说:"上学期来写生时这条巷子还在,您看这砖雕多精致,现在全成水泥墩子了。"工地负责人倒是实诚:"开发商每拆一条巷子要给县里交300万保护基金,但说实话,这笔钱怎么用还真说不清。"
🤔个人观点时间
要我说啊,这事儿就跟吃牛肉面似的——不能光图快,还得讲究个"一清二白"。现在榆中县搞的"新旧分治"方案挺有意思:老城区划了8条不可拆巷子,新城区专门规划了仿古巷区。上周我去新建的"榆中巷"转悠,虽然少了点烟火气,但至少给年轻人留了个拍照的地儿。
🛑提醒打算来旅游的朋友:
- 想找原汁原味的老巷子得趁早(每年以2条的速度消失)- 导航别太依赖电子地图(有些巷子地图上显示存在,实际已经变成停车场)- 最好找本地人带着逛(我们这次就多亏了开出租的马师傅)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城市要发展没错,但那些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巷子,就像老茶缸里的茶垢,看着不显眼,真要全刷干净了,这茶喝着也就没那个味儿了。听说县里正在讨论把老巷子申报非遗,要真能成,说不定下次咱们再来,还能看见穿汉服的小姑娘在青石板上拍抖音呢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