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左市江州区小巷子:藏着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?
哎呦喂!您听说过崇左市江州区的小巷子吗?就上个月25号,2025年3月25号那天,整条街突然被无人机拍成了航拍热门地。您猜怎么着?原来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里,藏着比网红打卡点更有意思的烟火气。今天咱就带您钻进这些七拐八弯的巷子,看看这里到底在搞什么名堂。
要说这条巷子最绝的,还得数那面突然火起来的"会说话的墙"。您别笑,就在三月中旬,几个本地阿妹拿着颜料桶在墙上画了幅十米长的壮锦图案。结果您猜怎么着?路过的游客举着手机咔嚓咔嚓拍不停,连隔壁市的旅行社都跑来踩点。
"刚开始画的时候,居委会大妈还嫌我们糟蹋墙面呢。"正在补色的00后画师小韦冲我挤眼睛,"现在可好,她天天端着保温杯在墙根儿转悠,生怕哪个熊孩子给蹭花了。"
您绝对想不到,这条两米宽的巷子里藏着三家年入百万的网红店。就说巷口的酸嘢摊吧,老板娘黄姐每天要削两百斤青芒果。她家那个祖传的腌料配方,去年光加盟费就收了三十多万。
不过要我说,最神的还是巷尾修鞋的老张头。人家愣是把修鞋摊改成了"手工皮具体验馆",现在预约得排到两个月后。您要问秘诀?老张嘿嘿一笑:"不就是把擦鞋油改成擦护手霜嘛!"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要改造这条巷子,我心里直打鼓。您看那些新修的仿古街,整得跟复制粘贴似的,有意思吗?不过这次江州区的做法倒是让人眼前一亮。
规划局的李科长给我掰着手指头数:"我们给每户发了三套改造方案,连空调外机怎么摆都设计了五种造型。您说这叫什么事儿?现在连晾衣杆都要搞艺术造型了。"
每天傍晚五点半,这条巷子就开始上演"穿越剧"。这边穿着传统服饰的导游举着小旗子讲解,那边外卖小哥的电动车滴滴滴按着喇叭。最逗的是有回看见个阿婆,左手拎着菜篮子,右手拿着自拍杆直播,嘴里还念叨:"老铁们看好了啊,这可是乾隆年间的石板路..."
要说这条巷子的灵魂,还得是吃食。就说阿强粉店吧,他家那锅老汤从1982年熬到现在。您别嫌我啰嗦,这汤底配方可神了——据说当年越南打仗那会儿,有个老兵把法国人的牛肉汤配方改良成了本地口味。
现在年轻人更会玩,把卷筒粉做成了"盲盒版"。您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酸笋馅还是巧克力馅。别说,上个月还真有人吃到了包着金箔的"土豪版",这事儿在抖音上愣是火了三天。
站在巷子口的榕树下,我看着夕阳把老墙的影子拉得老长。突然就明白了为啥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能活到现在——它们就像老城的皱纹,每道褶子里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。您说现在到处都在拆旧建新,可要是把这样的巷子都推平了,咱们上哪儿去找这些活色生香的人间烟火呢?
(完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