莞式十八式:一场2025年的非遗文化复兴运动

2025-04-05 05:43:27 | 来源:家待套重新闻网
小字号

莞式十八式:一场2025年的非遗文化复兴运动

(啪!)你听说过莞式十八式吗?就在上周,这个听起来像武林秘籍的名字突然霸占了热搜榜。2025年3月25日上午十点整,东莞非遗中心的大屏上跳出个倒计时——嘿,这可不是双十一抢购,而是十八式传承人李明华带着徒弟们要搞事情了!

🔥十八式不是你想的那样

"都说我们东莞人会搞制造业,其实传统手艺才是看家本事。"李明华边说边抄起个竹编簸箕。这老爷子今年68岁,手上的老茧比年轻人手机壳还厚。你别说,他手里那个簸箕转得跟风火轮似的,仔细数数刚好十八个花样。

重点来了:莞式十八式根本不是传说中的"特殊服务",而是实打实的十八种竹编绝活!从簸箕筐篓到嫁娶礼器,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削、劈、编、扎等十八道工序。去年非遗普查才发现,整个东莞只剩3个老师傅还会全套手艺。


🤔年轻人咋就迷上老手艺了?

这事儿啊,说来话长。95后姑娘阿珍在深圳做程序员,去年辞职回东莞学竹编,现在抖音粉丝都破50万了。"刚开始我爸以为我疯了,现在他天天帮我砍竹子!"她举起手机给我看最新作品——用竹丝编的机械键盘,按键居然真的能按下去!

数据显示:2025年参加非遗培训的00后同比激增72%。问他们为啥?答案五花八门:- "比打游戏解压多了"- "直播带货比上班赚得多"- "丈母娘听说我会这个,彩礼都给打了八折"


💥十八式引发的口水战

网上也不是一片叫好声。有人喷这是"炒冷饭",还有人说竹编餐具不卫生。最绝的是某专家在电视上说:"都5G时代了,搞这些老古董纯属浪费资源!"

我特意跑去城中村暗访。结果在阿强烧烤摊看到惊悚一幕——五个纹身大哥人手一个竹编食盒,吃得满嘴流油。"塑料饭盒烫得变形,这个不会!"老板阿强扯着嗓子喊,"十八式食盒每月能省300块成本!"


🚀老手艺玩出新花样

要说最会整活的还得数东莞理工学院那帮学生。他们搞了个"十八式改造计划":1. 竹编蓝牙音箱(音质意外不错)2. 防摔手机壳(实测三楼掉下没事)3. 甚至做出了能种菜的智能竹篮

非遗中心主任王大姐偷偷告诉我:"上个月有家科技公司要买防摔专利,开口就是七位数!"不过老师傅们没答应,说是要留着教徒弟。


🌟我的个人看法
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十八式复兴,我也以为是噱头。但看着地铁上年轻人抱着竹编电脑包,菜市场阿婆用改良竹篮装菜,突然就明白了——真正的传承不是供在博物馆,而是活在烟火气里

有个细节特别戳我:现在东莞情侣约会流行互送竹编戒指。这些戒指没钻石黄金贵重,但编个戒指得花八小时。这年头,肯为你花八小时的人,可比买八克拉的稀罕多了。

下次有人跟你说"莞式十八式",别急着露出姨母笑。去东莞街头转转,保准你能逮到个编竹编的00后。没准儿啊,他们手里正编着下个爆款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