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江站街:一条老街的「翻红」奇遇记

2025-04-05 05:37:40 | 来源:人和周家新闻网
小字号

湛江站街:一条老街的「翻红」奇遇记

哎我说各位,你们见过那种老城区的街道吗?就是那种电线杆歪歪扭扭、青石板缝里长草的老街。最近啊,湛江站街突然火出圈了!2025年3月25号这天,整条街突然被无人机航拍团队、网红主播围得水泄不通,连本地阿婆买菜都要侧着身子过。这到底是为啥?且听我慢慢唠。


🚶♂️ 老街变样:从冷清到热闹的蜕变

记得去年这时候,湛江站街还冷清得能听见自行车链条的咯吱声。街尾修单车的老陈头说:"以前给电动车补胎的功夫,能抽完三根烟都等不到下个客人。"现在可好,他那小摊子前头排队的年轻人,个个举着手机拍他修车,还有小姑娘追着问"大爷您缺不缺徒弟"。

要说变化最大的,还得数街中间那排老骑楼。原本斑驳的墙面现在成了巨型涂鸦墙,上周刚画好的《渔民出海图》已经成网红打卡点。街口卖凉茶的黄姨乐得合不拢嘴:"现在一天能卖三百杯罗汉果茶,以前三天才卖这个数!"


💡 为啥突然这么火?三大关键点说透

1️⃣ 政策开绿灯:今年市里出台《老城活化特别条例》,允许商户在保留原貌基础上搞创新。说白了就是"外观不能动,里头随便整",这下可把年轻人的创意激活了。

2️⃣ 商家新玩法:举个栗子,百年老字号"陈记鱼丸"现在搞起DIY工坊。顾客不仅能吃鱼丸,还能亲手打鱼浆。老板娘阿珍说:"上个月有个北京来的游客,打了三小时鱼浆说要减肥,结果自己做的全吃光了。"

3️⃣ 居民齐参与:街道办搞了个"老街故事收集站",八十多岁的李阿公天天坐那儿讲故事。现在他老人家都有粉丝群了,年轻人管他叫"站街故事王"。


🎯 争议与和解:烟火气如何不"呛人"

实话讲,刚开始我也纳闷:搞这么热闹,老街坊们受得了吗?住三楼的刘叔有发言权:"刚开始确实吵,后来商户们搞了个'静音时段'——每天下午三点到五点不准用喇叭,晚上十点后灯光调暗,现在反倒觉得有安全感了。"

最绝的是那个智能垃圾桶。这玩意儿能自动识别垃圾种类,投对了给你唱雷剧片段。现在整条街垃圾分类正确率飙升到92%,环卫工张大姐说:"以前天天弯腰分拣,现在倒成技术指导了。"


🌟 未来怎么走?听听"过来人"怎么说

在深圳搞过文创园的老周特意回来考察,他说:"千万别学某些古镇搞统一招牌,咱湛江站街的魔力就在这参差不齐的烟火气。"确实,你看现在街上既有VR体验馆,又有传统竹编摊,两拨顾客还能互相串门。

要说个人观点,我觉得这事给城市更新提了个醒:老城改造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帮老树发新芽。就像站街口那棵百年榕树,修枝剪叶后反而更显生机。现在树底下天天有年轻人抱着笔记本办公,老茶客们也不嫌吵,反倒觉得"有后生仔陪着喝茶更香"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城市和人一样,总得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平衡。湛江站街这波"翻红"证明,只要守住文化根脉,老街道也能玩出新花样。下次您要是来湛江,别光顾着去网红店排队,记得跟修车的老陈头唠两句,说不定能听到比抖音视频更有趣的故事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