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高端外模:2025年市场火爆背后的冷思考
(开头)你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,是不是总能看到金发碧眼的帅哥美女在镜头前说中文?逛商场时有没有发现,化妆品专柜的试妆模特越来越像国际超模?没错!2025年的春天,全国高端外模市场突然像被按了加速键——这事儿到底咋回事?
3月25日下午两点,杭州某高端商场里,俄罗斯模特安娜正在给某国产美妆品牌站台。短短三小时,她的工作报价已经冲到了5.8万元/天。"去年这时候日薪才1万出头呢",品牌负责人老张猛嘬了口烟,"现在想约个东欧模特得提前两个月排期"。
根据中国模特协会新鲜出炉的数据,2025年第一季度外模市场规模同比暴增35%,直接冲到了120亿。要说这事儿,得从三个"没想到"说起:
前几天跟上海某经纪公司老王唠嗑,他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账:"现在市场要的不是'外国人',是'会说中国话的外国精英'。"举个栗子,乌克兰妹子卡佳不仅会说东北话,还能现场来段京剧手势——这样的全能型选手,月入轻松破50万。
不过也有翻车案例。上个月某车企发布会,法国男模把"自动驾驶"说成"自动骂人",直播弹幕瞬间笑疯。所以说啊,现在企业找外模就像开盲盒,既要颜值能打,又要文化不垮。
表面光鲜背后藏着不少门道。我蹲点观察了北京798艺术区的拍摄现场,发现三个有意思的现象:
广州某电商公司老板跟我吐槽:"去年找的巴西模特,现在都成'老油条'了,张口就要包机接送,比明星还难伺候!"
跟行业老炮儿们聊完,我倒是琢磨出点门道。首先,双语外模培训正在成为新风口——深圳已经有机构开出8.8万/期的天价课程。其次,"外模+"模式开始冒头,比如会编程的德国工程师兼职车展模特,这种复合型人才最抢手。
不过也有隐忧。杭州刚曝出某经纪公司用AI换脸冒充外模接单,这事儿给行业敲了警钟。说到底,市场越火热,越需要建立规范的评级体系。
(结尾)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头看,外模市场的爆发既是消费升级的必然,也是文化碰撞的有趣实验。但别忘了,任何行业狂飙突进时,总要有人踩一脚刹车——毕竟我们要的是百花齐放,而不是昙花一现。下次再看到商场里那些光鲜亮丽的外国面孔时,或许可以多想想:这张脸背后,是不是也该配个会说中国故事的灵魂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