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禺区哪里有鸡婆?2025年这场社区改革给出答案

2025-04-05 03:19:35 | 来源:啊了老说新闻网
小字号

番禺区哪里有鸡婆?2025年这场社区改革给出答案

大伙儿最近是不是总听街坊邻居念叨:"哎你说,番禺区现在到底哪儿能找到靠谱的鸡婆啊?"别误会!这里说的可不是什么违法勾当,而是咱们老广挂在嘴边的"社区生活管家"。3月25号这天,政府搞了场轰动全城的新闻发布会,这事儿总算有了官方说法!


🎯【街坊急得跳脚:鸡婆都去哪了?】

说实在的,去年开始番禺的城中村改造搞得热火朝天。就说市桥地铁站旁边那个30年老社区吧,原先巷子口坐着择菜的阿婆、修单车的老李头,现在全搬进带电梯的安置房了。以前谁家下水道堵了、孩子放学没人接,扯着嗓子喊声"鸡婆"准有人帮忙,现在倒好,家家户户关着防盗门过日子。

我上个月采访了住在东环街的刘阿姨,她边择菜边叹气:"现在想找个帮忙接送孙子的街坊都难,年轻人上班忙得要命,以前那些热心肠的'鸡婆'都转行开便利店去了!"


💡【政府放大招:持证上岗的"新鸡婆"】

重点来了!番禺区民政局这回真不是吃干饭的。他们搞了个"社区生活管家"认证系统,简单说就是给新时代的"鸡婆"发官方认证。具体怎么操作?我给大家划重点:

  1. 培训三个月包教包会:从急救知识到智能家电维修,连陪老人聊天的话术都要学
  2. 服务明码标价:钟点工40/小时起,代买菜收跑腿费5块(比某团便宜两块!)
  3. 手机APP随时约: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家,还能打社区热线转接

最绝的是搞了个"邻里积分"制度。帮邻居收十次快递能换免费家政服务,这招真是绝了!桥南街试点三个月,邻里纠纷直接少了一半。


👵【72岁李婆婆的转型记】

要我说啊,这事儿还真得看实际效果。沙湾古镇那位出了名爱管闲事的李婆婆,去年还因为帮人调解夫妻矛盾上过电视。今年考了证之后,现在带着五个老姐妹成立了"银龄服务队"。

"以前帮人倒贴钱还被儿女说闲话,现在政府给发工作证,上个月还领了八百块补贴!"李婆婆说着掏出她的智能工牌,好家伙,服务评分4.9星,比外卖小哥还高!


📱【年轻人也来掺和?00后搞起新花样】

你以为"鸡婆"都是中老年人的专利?错!现在连00后都来抢饭碗了。大学城那边有个创业团队,搞了个叫"万能搭子"的APP。既能约人陪诊看病,还能找人假装家长去开家长会——当然得提前三天预约。

团队负责人小陈跟我算账:"帮遛狗25块/小时,代排队30块起,现在注册的在校生都有两百多人了。"要我说,这届年轻人真是把"鸡婆经济"玩出花了。


🤔【这事儿真能长久吗?】

说实话,刚开始听说要搞正规军,我也犯嘀咕。但看到洛浦街那个"共享奶奶"项目就服气了——二十个退休教师轮流值班,既帮着看孩子,又能教作业。政府每个月给发交通补贴,家长自愿付点茶水钱,这不比外面补习班强?

不过也有街坊吐槽:"现在找鸡婆还要先填三张申请表,太麻烦了!"要我说啊,规范化肯定要有个过程,总比从前出了问题扯皮强。


站在番禺大道北的天桥上往下看,那些新挂出来的"社区服务驿站"灯牌亮得晃眼。从街头巷尾的闲话家常,到如今手机里的智能预约,你说这是不是新时代的"鸡婆精神"?要我说啊,只要街坊邻居心里那股热乎劲儿还在,管他叫"鸡婆"还是"生活管家",咱老百姓的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