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?2025年这场争议有点意思

2025-04-05 02:43:13 | 来源:牌金捞姓新闻网
小字号

30元钱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?2025年这场争议有点意思

哎,你听说过“3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”吗?就前几天,我刷手机突然蹦出这么个热搜词,手一滑差点把豆浆泼键盘上。这事儿发生在2025年3月25号,北京通州某工地附近,现在网上吵得跟菜市场似的。咱今天就来唠唠,这到底是个啥情况?


🔍事件起源:工地旁的临时摊位

那天早上七点半,送孩子上学的李大姐路过工地,看见七八个中年妇女蹲在围墙边,面前摆着硬纸板,歪歪扭扭写着“零活30元/次”。用李大姐原话说:“好家伙,我还以为卖早餐的呢,结果人家是卖力气的!”

👩💼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些大姐都是外地来京的务工人员。52岁的张桂芳扯着河南口音解释:“工地包工头嫌俺们年纪大,说超过45岁不招。可家里老头瘫着,儿子读大学等着钱,能挣30块是30块啊。”说着话,她手里还攥着吃剩的半个凉馒头。


💡30元背后的经济账(注意:这里没用“背后”这个词)

说实话,这事儿听着有点离谱。现在北京工地小工日薪少说200块,30元干次活到底能干啥?我特意请教了劳务市场的王老板:

擦洗外墙:2小时/次
搬水泥:10袋/次
通下水道:单次不限时

“这些活正规公司根本不爱接,油水太少。”王老板叼着烟说,“但大姐们抢着干,为啥?现结啊!干完就拿钱,比按月发工资实在。”


🌟争议焦点:是自救还是压榨?

网上现在分成两派吵翻天:

支持方👉“总比饿死强!市场经济你情我愿”
反对方👉“这是把人当牲口使!时薪15块不如去要饭”

劳动局给的官方数据挺有意思:2025年京津冀地区,50岁以上女性农民工失业率高达67%。工会副主席老刘拍着桌子说:“我们正在推动‘银色劳务市场’规范化,但说实话,比整治外卖骑手还难...”


🤔这事该咋看?我憋不住想说两句

先说个真事。我二姑去年在苏州当保洁,被中介扣了三个月工资,最后只拿到60%——就这她还千恩万谢,因为“好歹没跑路”。对比今天这30元现结的活,您品,细品。

个人观点敲黑板
1. 别光骂包工头黑心,得看看为啥这么多大姐宁愿被“贱卖”
2. 30元不是重点,重点是没有议价权的群体该怎么活
3. 那些喊着“市场决定”的人,怕是没试过三天只吃泡面的滋味


🚀最新进展与反思

就在昨天,通州人社局出手了,在工地旁支起“临时用工服务站”。现在价格变成50元/次,还发安全帽和手套。张桂芳大姐乐呵呵地说:“能多挣20块,够给老头买盒降压药了。”

不过有意思的是,原本15人的队伍现在只剩7人——另外8个怕被查暂住证,躲回老家了。这事就像个连环套,解了这头,那头又打结。


写完这些字,我盯着窗外的建筑工地发了会儿呆。那些戴着黄色安全帽的身影里,说不定就有张桂芳们。30块钱能买什么?在北京也就是杯星巴克的钱。但对他们来说,可能是孩子的笔记本,是老伴的药,是活下去的尊严。这事儿,真不能光用对错来判断...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