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于庄的都搬去哪里了
哎您说这事儿奇不奇怪?去年还在村口吃驴肉火烧的刘婶,今年突然就从保定地图上消失了。别急,咱今天就带您扒一扒2025年3月25号这场轰动华北的搬迁大戏。
2022年那个夏天特别燥热,老槐树下的石墩子都烫屁股。村里突然贴出告示说要建"雄安新区配套生态廊道",当时大伙儿还当是寻常的拆迁告示。谁承想今年开春,推土机真就轰隆隆开进了麦子地。
"那天早上我正给羊喂草呢,村主任举着大喇叭满街喊,说三天后搬家车就到。"67岁的张大爷嘬着旱烟回忆,"嚯!那场面,跟打仗似的!"(您听听,这可比电视剧里演得带劲)
重点来了!安置区选址这事儿真叫个讲究:- 往北15公里的"白洋淀新城"占了六成搬迁户- 剩下四成分散到徐水、满城的新式社区- 特别有意思的是,有12户非遗传承人直接搬进了雄安文化村
您要问为啥这么安排?城建局的王科长悄悄跟我说:"既要保文化,又要促发展,跟和面似的得讲究分寸。"(这话听着在理儿)
在"白洋淀新城"3期17栋2单元,我碰见了开小卖部的李大姐。她家120平的三居室透着股新鲜劲儿:"刚开始上厕所都找不着开关,现在可好,教孙子用智能家居比种地还累!"
不过也有糟心事儿。张大妈掰着指头数落:"物业费每月三百二,够买半年蜂窝煤的!"(这话听着忒实在)
您猜怎么着?原来于庄的老物件儿都进了"数字乡愁馆"。通过VR眼镜,连村口磨盘上的裂纹都看得清清楚楚。更绝的是,村委会把全村人的门牌号铸成了铜浮雕,就嵌在新社区的广场地面上。
文化局的赵干事神秘兮兮地说:"这叫看得见的乡愁,摸得着的回忆。"(这话说得有水平)
跟您掏心窝子说句话:这场搬迁就像给老树挪窝,根须难免要断几根。但看着老乡们用抖音直播卖麻花,在社区老年大学学英语,又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。
不过啊,我总惦记着于庄那口百年老井。听说开发商要把它改造成景观喷泉,您说这井里的月亮,还能是原来那个味儿吗?(这事儿真值得琢磨)
最后跟您说个趣闻:上个月搬迁户集体回村旧址,发现推平的宅基地上长出了野麦子。大伙儿蹲在地头看了半晌,最后不知谁说了句:"这麦穗儿,可比楼下的绿化带顺眼多了。"您品,您细品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