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外卖群:2025年街头巷尾的 饭点革命

2025-04-05 03:49:42 | 来源:我黑境三新闻网
小字号

襄阳外卖群:2025年街头巷尾的 饭点革命

你听说过吗?襄阳人最近流行一句话:"加群了吗?今天吃啥?" 这说的可不是什么同学群老乡群,而是遍地开花的外卖群。2025年3月25日,我蹲在人民广场奶茶店门口数了半小时,平均每分钟都有3个骑手提着外卖袋钻进隔壁写字楼——这热闹劲儿,可比三年前翻了两番!


🚀 外卖群怎么突然就火起来了?

这事儿得从去年冬天说起。开面馆的老张在朋友圈抱怨:"平台抽成涨到25%,我这小本生意真要喝西北风了!"结果第二天,熟客们自发建了个"老张牛肉面后援群",直接在群里下单,老张女婿骑着电动车亲自送。省了平台费,每碗面便宜5块钱,顾客多得把收款二维码都扫糊了

你猜怎么着?这招像滚雪球似的传开了。现在襄阳的外卖群分三大门派:1. 💼 写字楼"拼单派":上班族凑满减像玩数学竞赛2. 🏘️ 社区"妈妈团":今天李家订饺子,明天王家买卤菜3. 🎮 夜猫子"深夜档":凌晨两点还能叫到炒粉配啤酒


💡 这群到底有啥魔力?

我在樊城区随机采访了外卖群活跃用户小林:"以前点个外卖跟开盲盒似的,现在群里天天有人晒实物图,比某团点评真实多了!"说着她掏出手机给我看,群里正直播某餐馆后厨——师傅颠勺的火苗蹿得老高,锅气隔着屏幕都能闻到。

重点来了:这些群可不只是订餐工具。上个月暴雨,某小区外卖群秒变"应急指挥部",住18楼的大爷心脏病药没了,群主五分钟就协调邻居送药上门。你别说,现在连社区网格员都入驻外卖群了。


🤔 真的没毛病吗?

别急,问题也不是没有。上礼拜就有商家在群里卖"秘制小龙虾",结果吃倒一片人。市场监管局的王科长直挠头:"这些群像野草似的疯长,我们得挨个查,比管正规平台费劲十倍!"

还有个哭笑不得的事:某炸鸡店同时加了8个外卖群,结果把订单送混了。最后出现"麻辣烫换炸鸡,奶茶换凉面"的魔幻场面,群里吵得跟菜市场似的。所以说啊,方便是真方便,乱起来也是真头疼


💬 商家和骑手怎么说?

在建设路开了十年饺子馆的李姐最有发言权:"平台抽成就像割肉,群里接单虽然量少点,但能攒下老客。"她神秘兮兮地给我看记账本——加入外卖群后,净利润涨了40%,还开发出"茴香鸡蛋"这种奇葩口味,居然成了爆款。

骑手小吴倒是说了大实话:"现在跑群单像打游击战,昨天给群主送餐还帮忙带了感冒药。不过有些老小区没电梯,爬完9楼腿都在抖,打赏红包可比平台的大方多了!"


🌟 未来会取代外卖平台吗?

跟几个群主深聊后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有些聪明商家开始搞"群联盟"了。比如做麻辣香锅的老陈,和隔壁奶茶店、水果摊组了个"幸福里美食矩阵",顾客下单还能拼不同店铺的满减。这种土法子,倒把互联网公司那套生态圈玩明白了

不过话说回来,外卖群现在就像刚出锅的热干面——香是香,但得抓紧拌开。要是放任自流,保不准哪天就坨成团。听说政府已经在研究"小微餐饮数字化扶持计划",说不定明年这时候,咱们能看到更规范的"升级版外卖群"呢?

说到底,襄阳人这股子"抱团吃饭"的劲头,倒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家属院。谁家炖了肉,整栋楼都飘香;哪户缺根葱,对门立马递过来。科技再发达,吃饭这件事,终究还是要有烟火气,要有人情味。你说对吧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