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90分钟品茶自带工作室:一杯茶喝出商机还是噱头?
哎你别说,现在这年头做生意真是花样百出!最近重庆街头突然冒出来个新鲜玩意儿——"90分钟品茶自带工作室"。光听这名字就让人犯迷糊,喝茶就喝茶呗,咋还跟工作室扯上关系了?走,咱们今天就去探个究竟!
上午十点的观音桥商圈,我跟着手机导航七拐八拐,总算在写字楼18层找到了这家"茶语时光"。推门进去,嚯!这哪像茶馆啊?二十来个玻璃隔间整整齐齐排着,每个小隔间里摆着套茶具,墙上还挂着"静""思"之类的书法字。
老板王姐正忙着给客人递茶叶罐:"咱们这儿规矩简单,交98块随便选茶叶,工作室您随便用90分钟。不过说好了啊,茶叶得自带,我们只提供场地和水。"旁边戴眼镜的小伙子接话:"我就是看中这个,我们创业团队天天蹭咖啡厅开会,现在总算有个正经地方了。"
先别急着下结论!我跟几个常客聊了聊,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。做直播带货的李小妹给我算了笔账:"在星巴克坐三小时少说得点三杯咖啡,这儿98块能喝到金骏眉,还能用补光灯架,划算得很!"说着她掏出手机给我看直播间后台——好家伙,上个月就在这卖了五万多的茶叶!
工商局的小陈私下跟我嘀咕:"这算餐饮还是共享办公?现在还没明确归类。"不过消费者倒是用脚投票——3月刚开张时每天就十来单,到25号我去的时候,工作日的预约都排到三天后了。
做服装设计的周小姐给我讲了段趣事:"那天我带客户来谈合作,本来准备了两套方案。结果人家喝着喝着茶,突然指着茶宠说'就像这个金蟾,咱们能不能做个国风系列'?得,当场签了二十万的单!"
这种新模式能火起来,说到底抓住了三个痛点:1. 年轻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——比咖啡厅有格调,比茶馆便宜2. 重庆人骨子里的茶馆文化遇上新经济3. 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半开放空间的需求
不过要提醒各位老板:别光顾着搞装修,服务细节得跟上!上周我去的时候就碰上热水器故障,最后用矿泉水凑合泡的茶,那味道差点意思...
这波"茶+空间"的热潮能持续多久?要我说,关键得看能不能玩出更多花样。比如搞个"茶友技能交换",或者整点重庆本土茶文化主题日?相关部门也该赶紧出台个规范,别让好好的创新变成灰色地带。各位看官觉得呢?有空不妨亲自去体验一把,记得带够好茶叶啊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