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自带工作室品茶:年轻人把茶喝成社交新潮流?
你听说过“工作室品茶”吗?这可不是啥老茶馆里大爷摇着蒲扇的场面。就在上周(2025年3月25日),我在南门顺城巷亲眼见到三个白领模样的姑娘,拎着保温杯往居民楼里钻。跟过去一打听——好家伙!人家是自带茶叶去工作室搞茶会的。现在西安这种玩法已经火到连城墙根的猫都见怪不怪了...
说来也巧,我上周专门蹲点了三家工作室。第一家藏在中贸广场写字楼15层,老板赵姐边泡着客人带来的老白茶边跟我唠:“现在年轻人讲究得很!去年我这还主要接咖啡品鉴,今年愣是被茶叶订单反超了。”
数据显示,2021年西安茶馆数量才200多家,到2025年直接飙到850+。不过这数字可能还不算准——毕竟好多工作室压根没挂招牌,全靠小红书定位找过去。
为啥大家宁愿带茶上门? 我逮住个常客问了问,人家掰着指头给我算:精品茶馆包间费每小时80块,工作室只要30;自己带茶省了中间商差价;关键还能显摆私藏的好茶叶不是?
要说这行当最魔幻的,得数入行门槛。在曲江某小区,我遇见的张女士就特典型:去年刚把自家书房改成茶室,现在每月稳定接待50多单。“设备就买了套三百块的玻璃茶具,茶叶客人自带,我就负责烧水和唠嗑。”她说着给我看手机里的记账本——好嘛,月入过万轻轻松松。
不过也有翻车的。小寨某工作室老板小王吐槽:“上个月接了个带陈年普洱的客人,结果茶叶受潮长毛了,最后倒贴了200块清洗费。”看来这钱也不是闭着眼就能挣的...
有意思的是,工作室老板们普遍反映:周三下午反而成了黄金时段。大明宫附近的工作室主理人阿Ken揭秘:“现在打工人流行‘周中疗愈’,特别是搞IT的那帮人,周三来喝两泡茶,后半周才有劲接着加班。”
还有个现象挺逗——70%的顾客会带着笔记本电脑过来。雁塔区某工作室甚至专门推出了“办公茶套餐”:含三泡茶+充电插座+静音背书,比星巴克还受欢迎。
要说会整活还得看年轻人。在浐灞的某家工作室,我见识了各种奇葩喝法:- 00后姑娘把生普和气泡水混着喝,美其名曰“茶中香槟”- 程序员小哥用保温杯闷泡岩茶,说比咖啡提神- 最绝的是几个美院学生,拿茶汤当水墨画画
老板悄悄跟我说:“现在最紧俏的不是茶具,是能拍美照的背景墙。我上个月刚换了三面墙的布置,抖音同款打卡点你懂的。”
跟老茶客王师傅聊这个,老爷子直撇嘴:“我们那会儿喝茶讲究个静字,现在这帮孩子把茶当社交工具,能喝出个啥滋味?”但转头又在朋友圈晒孙女给他点的“外卖茶艺师”服务——真香定律虽迟但到。
不过话说回来,工作室品茶确实带火了本地茶市。茶叶店老板老李跟我说,现在30岁以下的顾客占比从两年前的15%涨到了40%,最畅销的再也不是礼品装,而是50克小包装的“尝鲜版”。
要我说啊,这事就跟西安人吃泡馍一个理——有人非得自己掰馍才得劲,有人就爱现成的。工作室品茶说白了就是给年轻人造了个“茶宇宙”,在这里既能端着盖碗装文化人,也能整点新潮活法。
不过得提醒想入局的朋友:别看现在热闹,去年曲江就有六家工作室因为扰民被投诉关门。另外茶叶质量这块确实得留个心眼,上周我就亲眼见着有人把9块9包邮的“古树茶”当宝贝带来显摆...
最后说句实在的,管他传统派还是创新派,能让年轻人放下奶茶杯端起茶杯,这事就值得鼓个掌。至于能火多久?你品,你细品——反正现在满大街找工作室的人,可比找奶茶店的上心多了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