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山区城中村:2025年拆迁改造进行时,烟火气与现代化能共存吗?

2025-04-05 06:25:33 | 来源:现还个据新闻网
小字号

蜀山区城中村:2025年拆迁改造进行时,烟火气与现代化能共存吗?

您有没有想过,住在合肥蜀山区城中村的老王,现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干嘛?不是遛狗也不是晨练,而是扒着窗户数对面工地又起了几层楼——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3月25号那天说起...


🚧现状篇:墙皮脱落与空调外机齐飞的魔幻场景

走在荷叶地街道,抬头就能看到这样的奇观:九十年代的水泥墙上挂着2023年款的变频空调,生锈的防盗窗里伸出刚拆封的扫地机器人包装盒。这里住着外卖小哥、早点摊主,还有刚毕业的合工大学生,人均居住面积?嘿,说出来您可能不信——12平方米挤着三代五口人。

"您看这晾衣绳,晴天能晒被子,雨天能接漏水。"住在煤场村的张阿姨边说边展示她家"多功能"阳台。不过她马上压低声音:"但说实话,谁不想住带电梯的楼房?我孙子对象都不敢往家带。"


💡改造进展:三十亿投资砸下去能听见响吗?

2025年开春这波改造可动了真格。据蜀山区住建局数据:- 已拆除危房面积:22万平方米- 新建安置房:6800套- 配套商业体:3个在建- 道路拓宽:累计8.2公里

但您别以为就是"拆"字上墙这么简单。在五里墩片区,工人们正用3D打印技术修复民国时期的青砖墙。负责拆迁的老李叼着烟说:"现在讲究'修旧如旧',那些有年头的门楼子都得原样保留。上周挖出个光绪年的界碑,现在搁在社区展览馆当宝贝呢!"


🤔灵魂拷问:拆迁户的适应期有多长?

住进回迁房的赵大爷最近总往老邻居家跑:"新房子哪都好,就是找不到人下象棋。"他家的变化可不止这些:1. 燃气费比原来烧罐子贵了三成2. 物业费每月多支出180块3. 但孙子写作业终于有独立书桌了

社区书记小王掏出手机给我看数据:"我们做过调查,65岁以上老人里有43%表示'住不惯电梯房'。所以新建的安置小区特别设计了一楼带院子的老年房,还保留了两条老街改造成怀旧商业街。"


🌇未来图景:2026年这里会变成什么样?

站在潜山路上远眺,工地塔吊和未拆的老房子构成奇特的天际线。规划图显示:- 西区将建全省首个"垂直森林"社区- 东侧保留的老茶厂要改造成文创园区- 地铁6号线站点正在向下挖第18米

不过菜市场卖卤味的陈姐有不同看法:"听说要引进智能菜场,扫码就能买菜。但咱这做了二十年的酱鸭脖,机器能调出老味道吗?"说着往我手里塞了块鸭脖,"尝尝,这可是拆迁也拆不走的手艺!"


怎么说呢,城中村改造就像给城市做微创手术——既不能大拆大毁伤了元气,又要打通现代化发展的任督二脉。看着老张头在新旧交替的巷口教小孙子辨认老门牌,突然觉得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,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矛盾的共生关系里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