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昌大学喝茶群:年轻人社交新潮流还是昙花一现?
你听说过大学里还有专门的喝茶群吗?就在上周三(2025年3月25日),南昌大学突然冒出来个500人规模的"喝茶群",短短三天直接火出圈。这事儿别说学生圈炸锅,连宿管阿姨都在茶水间议论:"现在的娃子,喝个茶还能搞出这么多名堂?"
要说这喝茶群的起源,得从学生公寓楼下那台总出故障的自动售货机说起。3月23号凌晨,机械工程系大二的张同学买罐装茶时被吞了五块钱,气得在朋友圈连发三条动态。没想到这条吐槽居然炸出三百多个"同病相怜"的倒霉蛋,大家一合计:不如咱们自己搞个茶叶互助群?
"当时就想找几个茶友拼单网购,省得被破机器坑钱。"张同学挠着头回忆,"鬼知道后来会发展到线下聚会啊!"你猜怎么着?这群人现在每周三雷打不动搞"盲盒茶会",每个人带不同的茶叶来交换品尝,最新战绩是尝遍了国内28个产茶区的特色品种。
别以为年轻人聚会就是奶茶配手游,人家这喝茶群规矩可不少:🔥 线上报名线下参与:每次活动限30人,手慢无🔥 盲品挑战赛:蒙眼猜茶种,冠军能白嫖下个月茶叶🔥 茶渣再利用:晒干的茶叶做成香囊,上月还办了个手作义卖
最绝的是他们搞的"茶言茶语"接龙游戏——用茶叶名字编故事。上周有人用"白毫银针-金骏眉-碎银子"串了个武侠故事,听得在场同学直呼:"这脑洞不去写小说可惜了!"
就在昨天,文学院李教授突然现身茶会现场。本以为要挨批评,结果老爷子捧着保温杯来了句:"你们00后泡茶的法子,比我们这些老古董讲究多了。"原来人家是来取经的,说要把学生自创的"冷泡铁观音"写进下学期《中国茶文化》选修课教材。
不过也有老师担心:"现在学生见面就聊茶叶报价、冲泡手法,别是搞新型攀比吧?"为此我们特意翻了群聊天记录,发现最热的讨论话题居然是——如何用宿舍限电小锅煮出专业级茶汤?
作为混进茶会蹭过三杯茶的路人,我发现这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:当大家都在唱衰"年轻人不爱社交"时,这群学生愣是把传统饮品玩成了社交货币。他们不care茶叶贵不贵,更看重分享过程中的新鲜体验。就像群里置顶公告写的:"重要的不是你带什么茶,而是你带来了什么故事。"
不过说实在的,这种自发组织能走多远还不好说。上个月就有成员因为"期末考试周没空养茶宠"闹着要退群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不正是年轻人社交形态的真实写照吗?来得快散得也快,但过程中的快乐是实打实的。
所以问题来了:下周三的盲品茶会,我要不要带那包藏了三年的老普洱去碰碰运气?万一抽中和那个总穿汉服来参会的妹子组队,说不定还能蹭个香囊当纪念品呢!(完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