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德卖婬最多的地方究竟藏着什么秘密?
哎你听说了没?最近朋友圈都在传顺德有几个"热闹"地段。今天我特意带着小本本,把老城区转了个遍,还真发现了些门道。咱先不急着下结论,跟着我的脚步慢慢看...
2025年3月25号晚上11点,大良街道某条背街突然"苏醒"。穿着清凉的姑娘们三三两两站在便利店门口,看到独行的男性就凑上去搭话:"老板要不要放松下?"这场景跟白天判若两地,简直像换了个平行时空。
要说最集中的区域,本地出租车司机都心照不宣——只要说去"三巷口",的哥保准把你送到老城区交错的巷道里。我装成外地游客跟几个师傅唠嗑,有个老司机吐着烟圈说:"这地界儿存在十多年喽,跟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长一茬。"
为啥偏偏是顺德?我跟做社会学研究的王教授蹲大排档聊这事,他掰着手指给我数:1️⃣ 制造业发达带来的流动人口红利2️⃣ 城中村改造滞后的管理真空3️⃣ 本地宗族势力与外来资本的微妙平衡"就跟治水一个道理,堵不如疏啊..."老王说着往嘴里塞了颗花生米。
我在巷子口数过人流量,晚上8点到凌晨2点,平均每5分钟就有3辆外地牌照车开进来。更绝的是看到个穿校服的妹子,背着书包跟中年男人讨价还价。刚要摸手机拍照,旁边突然冒出个纹身大哥"善意提醒":"靓女,这里信号不好哦。"
🔴真实案例:去年有个按摩店老板娘转型做微商,结果三个月后又重操旧业。问她为啥,她叼着烟说:"来钱快的生意就像毒品,尝过就戒不掉。"
今年开春政府出了新政策,在那些重点区域装了200多个智能摄像头。你猜怎么着?暗娼们转战线上,现在流行"外卖式服务"。不过社区张大妈倒是乐呵:"至少街面清净了,我家孙子放学不用绕路走。"
最近还冒出个"粉色驿站",表面是奶茶店,实际给从业人员做职业培训。我亲眼见个姑娘边摇奶茶边背美甲教程,店长跟我说:"总要给人留条活路嘛。"
转悠了半个月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:这里的交易双方都自带"雷达"。便衣民警刚进巷口,整条街的卷闸门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哗啦啦落下。等警车开走,又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。
要说最震撼的,是遇见个五十多岁的"从业者"。她边涂指甲油边说:"等我攒够儿子彩礼钱就回老家。"这话听得人心里发酸,可转头她又跟客人讨价还价:"老板再加50嘛,最近猪肉都涨价了..."
说实话,这事就像治脚气——药膏抹再多,鞋子不换照样复发。现在政府搞"疏导结合",我倒觉得可以试试这些招:• 把廉价出租屋改造成青年公寓• 给外来妹开免费技能培训班• 发展夜间经济搞正规娱乐不过话说回来,存在即合理。这些暗巷养活了多少家庭,又毁了多少人生,真不是非黑即白能说清的。下次再看到浓妆艳抹的站街女,或许该少些鄙夷多些理解——毕竟,谁还不是为了讨生活呢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