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安区洗大背:一场社区服务的暖心实验
“你听说过‘洗大背’吗?”上周在淮安区老年活动中心,60岁的张大爷边擦脖子边跟我唠嗑,“以前洗澡得等儿子回来帮忙搓背,现在社区派人上门,连脚趾缝都给擦得锃亮!”2025年3月25日,这个听起来像段子的社区服务项目,愣是在淮安区掀起了不小波澜。
“说白了就是助浴服务。”社区主任王大姐把文件夹往桌上一拍,“但我们玩出了新花样!”项目组把服务拆成了三个档位:1. 基础版:上门助浴+全身清洁(含剪指甲)2. 升级版:加推拿按摩+理发服务3. 顶配版:连宠物洗澡都包了!✨
住在清安街道的李奶奶选了顶配版:“我家泰迪比我还先享受服务,这帮年轻人是真会来事儿!”据统计,开张首月就服务了327位老人,最远的跑到20公里外的农村片区。
“政府出60%,企业赞助30%,个人掏10%。”财务小陈掏出计算器啪啪按着,“洗次基础版老人只要付8块钱,比去澡堂子还便宜!”项目启动资金200万,现在居然还结余了18万——原来企业赞助折算成了实物,光是洗发水就囤了半仓库。
不过也有人嘀咕:“免费的最贵,别是套路吧?”为此社区搞了次突击查账,结果发现连肥皂用量都精确到克。王主任拍胸脯保证:“咱们这儿透明得像玻璃缸,欢迎随时查岗!”
你以为只有孤寡老人需要?错!数据亮瞎眼:- 45%用户是80岁以上老人- 30%是残疾人士- 15%是术后康复患者- 剩下10%居然是年轻社畜!💼
在银行上班的小刘挠着头解释:“加班到凌晨回家,能有人帮忙放洗澡水真是救了大命!”项目组最近还在研发智能预约系统,说是要搞“滴滴叫浴”服务。
虽说好评如潮,但争议也不少。有人投诉志愿者进卧室不合规,还有人嫌服务时间太短。更绝的是,有位大爷非要姑娘搓背,被婉拒后气得直跺脚。
“这事儿得两说。”社工小林边整理毛巾边吐槽,“我们培训时反复强调服务规范,但个别老人确实容易误会。”现在所有上门服务必须两人同行,卧室门全程敞开,还得戴记录仪。
眼下最头疼的是人手问题。68个志愿者要覆盖12个社区,有个小姑娘累得在更衣室抹眼泪。不过听说马上要和职校合作,把助浴服务纳入护理专业实习学分。
你别说,这项目还带火了周边产业。附近澡堂老板老张原本骂骂咧咧,现在转行做起了助浴用品批发,上周刚换了辆新车:“这叫与时俱进懂不懂!”
站在社区公告栏前,我看着密密麻麻的感谢信突然悟了——所谓“洗大背”,洗掉的不只是污垢,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那层隔膜。当年轻志愿者蹲着给老人系鞋带时,当工程师连夜调试助浴设备时,这座城市正在重新定义“体面”二字。要我说啊,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社区实验,就该多来几打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