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95场
h1南京95场:2025年的城市新心跳?市民热议未来新地标
"哎老王,你说这'南京95场'到底是个啥?听说要花上百亿?"早上七点半,新街口地铁口的煎饼摊前,两个上班族边排队边唠嗑。自打2025年开春以来,"南京95场"就像长了翅膀似的,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。
说白了,这就是个占地95万平方米的超级城市更新项目。3月25号上午,我在规划展示馆亲眼见到了沙盘——嚯!从玄武门到鼓楼医院这片,要凭空长出15栋智能写字楼、8个主题公园,还有条3公里长的"云廊"把紫峰大厦和鸡鸣寺串成糖葫芦!
"您瞅这儿",工作人员指着全息投影里的空中农场,"以后白领午休能上楼摘草莓,下班直接拎回家"。现场老大爷戴着老花镜使劲瞅:"乖乖,这不科幻片嘛!"
说到这儿您可能要问:这么大手笔,钱不会打水漂吧?市发改委负责人给我算了笔账:- 政府出资40%:主要搞地下管廊等基建- 社会资本60%:包括阿里、苏宁等本土企业- 智慧招商:已锁定32家跨国企业区域总部
不过家住丹凤街的陈阿姨有话说:"去年说改造老旧小区,脚手架搭了半年又拆了,这次可别雷声大雨点小啊!"这话听着扎心,但规划局这次倒是学聪明了,专门开了20场居民听证会。
我在珠江路随机采访了50位路人,画风截然不同:- 房产中介小刘眉飞色舞:"周边二手房每平已经涨了3000!"- 奶茶店老板愁眉苦脸:"改造期间要封路?我这两个月生意咋办?"- 南大学生小李兴奋搓手:"听说要建电竞馆?毕业我就留这儿了!"
最逗的是明孝陵门口拉活儿的马师傅,他电动三轮车上贴着横幅:"支持95场,但求给三轮车留条活路"——您别说,这朴实的要求还真被写进交通预案了。
虽然效果图看着酷炫,但住在蓁巷二十年的张叔有担忧:"现在下楼就能修鞋、配钥匙,将来都是玻璃大楼,这些老师傅去哪儿谋生?"这话让我想起上海田子坊改造的教训——商业味浓了,烟火气淡了。
项目总设计师王教授倒是实在人:"我们在B区专门规划了传统手艺市集,老裁缝、修表匠的摊位免三年租金"。这话让我想起成都太古里的成功案例,传统与现代还真能"混搭"出火花。
要我说啊,南京95场这事儿就像煮火锅——不能光下肥牛(高科技),还得来点豆腐青菜(市井生活)。去年深圳某科技园区搞"纯高端化",结果便利店都开不下去,前车之鉴呐!
咱南京人的精气神,既在紫峰大厦的玻璃幕墙上闪光,也在柴火馄饨摊的热气里升腾。听说项目里要复原"梧桐大道",这点子真不赖——既留住了民国风情,又给新能源车穿梭的空间,这才叫"古今混搭,一点都不尬"!
(完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