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站服务台:旅客的“百宝箱”还是隐藏的“黑科技”?

2025-04-04 09:49:55 | 来源:这唠以晨新闻网
小字号

绵阳站服务台:旅客的“百宝箱”还是隐藏的“黑科技”?

你听说过火车站服务台能帮你订火锅吗?2025年3月25日早上9点,拖着行李箱的王阿姨在绵阳站服务台前瞪大了眼睛——工作人员居然拿着平板电脑给她推荐起附近的冷沾沾店,还顺手帮忙预约了接驳车。这年头,火车站服务台都这么会玩?


🔍服务台升级2.0版,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
“以前的服务台就像个活体导航仪,现在简直成智能管家了!”常年跑货运的老李掏出保温杯猛灌一口,指着服务台新挂的LED屏直咂嘴。绵阳站这次改造可不止换几台设备这么简单:

  • 智能服务终端从2台暴增到8台,刷脸就能查车次、订酒店
  • 方言翻译系统覆盖西南地区18种方言,连“巴适得板”都能翻译成普通话
  • 应急物资柜新增女性用品和宠物尿垫,居然还有临时充电宝租赁

最绝的是那个“美食雷达”功能,能根据候车时间推荐周边小吃,连网红店的排队情况都实时更新。上个月刚投入使用,日均服务量就翻了3倍,处理突发情况的速度比之前快了40%。


🧐“钢铁直男”变“暖男”,靠的是啥绝活?

“上次我手机掉厕所,工作人员三分钟就拿来专业工具捞起来了。”大学生小陈边说边比划。现在的服务台确实有点东西:

  1. 服务时间弹性化:24小时轮班制改成“客流跟随制”,高峰期全员上岗
  2. 问题解决套餐化:把常见问题打包成解决方案,比如“错过车次+行李寄存+改签指导”一条龙
  3. 设备维护预判化:给所有设备装上自检系统,故障率直降75%

不过也有旅客吐槽:“现在服务太周到,我上次问个检票口,结果被推荐了三个土特产店。”工作人员小张苦笑着解释:“我们新装的智能系统有时候确实过于热情,已经在调试敏感度了。”


🤖科技VS人情味,这道题怎么解?

“机器是死的,人是活的!”服务台组长刘大姐扯了扯制服领口。上个月有个聋哑旅客着急改签,手语翻译机突然死机,值班的00后小赵居然现场用手机查手语教程,硬是比划着帮人解决了问题。事后旅客送来手写感谢信,现在还贴在荣誉墙上。

但科技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。智能系统能同时处理20个咨询请求,遇上春运大客流,再也不会出现排长队的现象。有意思的是,统计显示使用智能终端的旅客满意度比人工服务低12%,看来冰冷的屏幕终究替代不了真人的笑容。


💡个人观点时间

说实话,看着服务台从“咨询处”变成“万事屋”,我倒担心起工作人员的头发——既要当科技产品说明书讲解员,又要做情绪安抚专家,这工作强度怕是得人均三头六臂。不过话说回来,上周亲眼见到个老外靠着AR翻译眼镜和服务员聊得哈哈大笑,这种跨越语言障碍的瞬间,确实让人心头一暖。

未来的服务台说不定能整出更多花活?比如搞个VR候车室体验,或者弄个智能行李寄存机器人。只要别哪天突然蹦出个AI服务员跟我说“亲,给个五星好评呗”,这科技与温情的组合拳,我看行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