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香洲区95休闲:2025年年轻人的新潮玩法还是智商税?

2025-04-05 04:09:59 | 来源:精娘茶清新闻网
小字号

珠海香洲区95休闲:2025年年轻人的新潮玩法还是智商税?

哎你最近刷短视频没?朋友圈是不是总有人在晒"香洲95休闲打卡"?就上周二(3月25号),我在情侣路散步时,发现三波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都在问:"那个95休闲的网红店到底在哪儿啊?"这阵仗搞得我都好奇了——珠海香洲区95休闲到底是真香现场,还是又一场营销套路?

🌊【海滨新物种:95后把茶摊玩出花】要说这事得从海边说起。就在前山河入海口那块儿,去年还空着的集装箱商铺,今年突然冒出二十几家"新式茶饮体验馆"。别以为就是普通奶茶店,人家搞的是"三件套":躺椅+功夫茶+日落直播。我跟着探店达人小林去了家叫"浪里个浪"的店,好家伙!68块能躺俩小时,送套潮汕茶具让你自己捣鼓,还配个补光灯给你拍抖音。

老板张军是个95年珠海土著:"现在年轻人既要松弛感又要出片,我们这人均消费比咖啡厅低30%,周末能翻台八次。"数据显示,这类店铺3月以来接待量暴涨30%,不过网上也有人吐槽:"花这钱不如去华发商都看电影?"

🍵【暗战进行时:老茶客VS新人类】你绝对想不到,这场休闲革命动了谁的奶酪。上周三我在湾仔海鲜街隔壁的广式茶楼,听见几个阿叔边叹早茶边议论:"现在后生仔饮茶像拍戏,茶盘摆得比麻将桌还乱!"但转头就在"得闲饮茶"连锁店看见,传统茶楼悄悄搞起了"盲盒茶点",88元随机开出虾饺皇或杨枝甘露,这操作直接让午市上座率翻倍。

有意思的是,数据打架了!香洲文旅局报告说传统茶楼客群年龄中位数从48岁降到39岁,但美团3月数据却显示,95后搜索"早茶"的次数同比降了15%。所以问题来了:到底是年轻人改造了传统,还是商家硬贴年轻标签?

🚶♂️【街角经济学:三步一打卡的生意经】沿着凤凰南路走五百米,我数了数竟有7家挂着"95休闲"招牌的店铺。有家叫"发呆研究所"的店特别绝——花38块能对着港珠澳大桥发愣一小时,还送你张"已发呆"证书。店员透露周末要提前三天预约,但知乎上有珠海大学生算账:"这价钱够在星巴克坐半天了,证书成本估计就两毛钱。"

不过商家确实摸到了门道。据香洲区商务局统计,这类微消费场所的日均坪效比去年同期增长45%,但复购率只有18%。这说明啥?大家更多是图新鲜尝个鲜,真要形成消费习惯还得再想想招。

💡【个人暴论:休闲不该是流水线产品】说实在的,我蹲点了半个月发现个怪现象:同一个姑娘周一在"禅意茶空间"穿汉服摆拍,周二跑去"电竞茶馆"组团开黑,周三又在"自习茶室"摆着电脑装学习。这些店说白了都是"场景快消品",跟网红餐厅一样,火得快凉得也快。

但有个数据值得注意:香洲区图书馆3月人流量同比激增40%,很多年轻人带着茶饮来看书。这或许说明,真正能留住人的休闲方式,还得回归到内容本身。就像我采访的00后小陈说的:"与其在网红店摆拍,不如去白石桥下听大爷讲珠海老故事。"

说到底,95休闲这波热潮就像早春的天气——看着热闹,但根基还不稳。商家要是光顾着搞形式创新,不在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,等这阵风吹过了,留下的怕不是一地鸡毛。不过话说回来,能让我们珠海街坊多个吹水落脚点,倒也不是坏事,你说对吧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