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阳卖婬在哪条巷2025?这条巷子彻底消失了!
"哎你说说,都2025年了,咋还有人打听襄阳哪条巷子有'那种生意'?"社区民警老王叼着电子烟,边在智能巡逻车上划拉全息地图边跟我唠嗑。要说这事还得从3月25号那天说起...
记得十年前路过火车站后巷,那电线杆上贴的招嫖小广告能糊满三层墙。现在可好,你拿着放大镜都找不着半张——全被AR清洁系统自动识别清除了。政府去年搞的"天网+地网"工程真不是盖的,连巷子口的流浪猫都登记了电子身份证。
重点来了:现在全襄阳267条背街小巷都装上了智能感知设备。上个月刚抓了个在公厕画暗号的,结果暗号还没干透呢,警报就传到派出所了。你说这技术,比老妈查手机还灵光!
"以前这条巷子谁敢走夜路?现在倒好,我们老年巡逻队都闲得嗑瓜子。"住在定中街二十年的王秀兰阿姨拍着红袖章跟我比划。自从社区搞了"银发天眼"工程,这些退了休的大爷大妈戴着智能眼镜往巷子口一坐,连地上掉个避孕套包装都能自动报警。
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巷子里的商铺。以前那些闪着粉红灯的"按摩店",现在全改成了无人便利店和共享厨房。上周我去探访时,正碰上几个外卖小哥在曾经的"红灯屋"里热饭,墙上还留着被智能涂料覆盖的旧招牌痕迹。
在襄阳五中门口逮住个高三学生问路,小伙子的回答把我整懵了:"叔叔您找错年代了吧?现在谁还线下约啊?"说着晃了晃手腕上的元宇宙接入器。后来查数据才发现,2024年网络招嫖案发量比线下高出了300%,这届犯罪分子都转战虚拟空间了。
不过要说最绝的还得是警方的新招数——在热门游戏里安插AI便衣。上个月有个老哥在《襄阳风云》里刚发完"特殊服务"广告,转眼就被系统传送到虚拟派出所做普法测试了。
有个数据特有意思:2025年第一季度涉黄警情同比下降70%,但网络情感咨询量暴涨200%。看来大伙儿不是没需求了,而是换个方式解决问题了。
说实在的,刚开始听说要写这个选题,我还担心会不会写成扫黄宣传稿。但跑完现场才发现,城市的毛细血管正在发生神奇蜕变。那些曾经藏污纳垢的巷子,现在成了无人快递车的充电站;曾经在巷口探头探脑的男女,现在都捧着奶茶坐在透明直播间里。
突然想起十年前在巷子里采访过的失足妇女小芳,前几天刷抖音看到她开了家汉服体验馆。视频里她边给客人盘发边笑着说:"现在正经生意比躺着挣钱踏实多了。"这话听着俗,但仔细品品,不就是咱老百姓最实在的生活智慧吗?
所以啊,下次要是再听见有人问"襄阳卖婬在哪条巷2025",干脆回他一句:"兄弟,改改导航设置吧,你要找的早变成网红打卡点了!"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