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德市汽车北站小巷子里现在有服务吗?实地探访揭晓答案
哎,宁德市汽车北站边上的小巷子,最近朋友圈里传得沸沸扬扬的,有人说是便民服务升级了,也有人吐槽说还是老样子。2025年3月25号这天,我揣着手机和充电宝就直奔现场,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事儿。
早上十点半的太阳晒得人发慌,刚到汽车北站大门口,就看见七八个拖着行李箱的旅客在问路。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过去,那条三米多宽的小巷子口立着块蓝底白字的牌子——"便民服务区往前50米",底下还画了个箭头。你别说,这标识做得比去年清楚多了!
踩着水泥地往里走,嚯!原先坑洼的路面补上了柏油,两排商铺门头清一色换成了红灰配色。五金店改成了24小时便利店,裁缝铺旁边新开了家自助洗衣房,最扎眼的是巷子中间支着个带顶棚的休息区,五六个塑料椅配着充电插座,还真有人在给手机续命。
这事儿得从两个角度说。先看硬件设施,街道办这回确实下了血本:
- 🌟新增3台自助贩卖机(卖水和应急用品)
- 🌟整条巷子装了6个高清摄像头
- 🌟每隔20米就有垃圾分类箱
但软件服务这块嘛...我问了便利店老板老王:"您这儿能帮忙收快递不?"他挠挠头:"大件不行哈,小包裹暂时放柜台可以。"转头看洗衣房,墙上贴着二维码下单说明,可现场没人指导,几个大爷大妈戳着屏幕直瞪眼。
住在巷尾20年的林阿姨跟我唠开了:"以前买包盐都要跑大马路,现在倒是方便了。"她扬了扬手里的购物袋,"就是晚上九点后铺子全关门,上次孙子半夜发烧,还是叫的跑腿送退烧贴。"说着指了指对面锁着卷帘门的药店,招牌上"24小时营业"几个字被贴纸盖住了半边。
说实在的,宁德这波改造比前两年强多了。但光刷墙铺路不算完,得盯着老百姓的真实需求。就像那个自助洗衣房,要是能配个会讲本地话的指导员,或者搞个语音操作指引,不比现在强?再说夜间服务,既然挂出"便民"的牌子,至少该保证药店、便利店真能24小时营业吧?
改造前街道办做过调查没?他们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,日均人流量超过300人次,其中六成是旅客。要我说,与其搞花里胡哨的智能设备,不如多放几个能问路的志愿者岗亭——上次亲眼见个外地小哥,盯着手机导航在原地转了三个圈!
走到巷子尽头回头望,阳光从新装的遮雨棚缝隙漏下来,在地上画出格子纹。两个拖着拉杆箱的姑娘正在休息区研究充电桩,突然"嘀"的一声,插座亮起绿灯,俩人笑着击了个掌。你看,有时候群众要的其实挺简单:别整虚头巴脑的,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