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春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

2025-04-05 04:33:23 | 来源:棍训准本新闻网
小字号

宜春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

宜春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?2025年3月25日实地探秘!

哎,你最近是不是也在朋友圈刷到过这句话——“宜春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?”🤔 别说,这问题最近在本地论坛上火得不行,连隔壁老王都跑来问我:“听说宜春藏着不少‘站小巷’,到底啥情况?” 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掰扯,带大家一探究竟!


🔍 摸底:站小巷到底在哪儿?

先声明啊,这“站小巷”可不是啥神秘暗号,说白了就是老城区里那些弯弯绕绕、藏着烟火气的小巷子。比如鼓楼街后头的“鼓楼巷”,还有袁州区医院旁边的“袁河巷”,都是本地人买菜、吃早点、唠家常的宝藏地儿。不过最近听说年轻人扎堆去打卡,硬是把这些老巷子带成了网红景点。

为啥突然火了? 我琢磨着,估计是大家受够了千篇一律的商业街,想找点“土味真实感”。你别说,巷子里阿婆卖的碱水粑、老理发店的手动推子,还有墙根底下晒太阳的猫,确实比商场里的霓虹灯有意思多了。


📸 实地探访:这些巷子到底有啥看头?

上周三(3月25日),我特意起了个大早,直奔传说中的“站小巷”核心区——东风大街周边。刚拐进巷口就惊了:五米宽的青石板路,左边是卖竹编的老李头,右边是炸油饼的刘婶,中间还蹲着俩举相机的年轻人。这新旧混搭的场面,够魔幻!

重点来了!几个必逛点:1. “三味书斋”📚:藏在袁河巷深处的旧书店,老板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爷子,店里连《毛主席语录》手抄本都有。2. “阿香裁缝铺”🧵:开了30年的老店,改个裤脚5块钱,墙上还挂着1988年的《大众电影》海报。3. “无名豆花摊”🍲:没有招牌,但下午三点准时出摊,豆花撒上辣萝卜干,五块钱吃到撑。


🤔 争议来了:小巷该不该商业化?

这时候问题就来了——有人觉得开发旅游能带火经济,比如鼓楼巷最近新开的文创店,卖宜春版“文创雪糕”,一天能卖200多根;但也有人吐槽:“再这么搞,巷子里的原住民都得被租金逼走!” 上个月就发生过包子铺老板和网红咖啡馆吵架的事儿,据说是因为咖啡馆音乐太吵,耽误人家凌晨四点起来和面。

我的看法? 这事儿得讲究平衡。你看苏州平江路、成都宽窄巷子,哪个不是既保留老味道又搞出新花样?关键得让老住户能继续过日子,别整得跟拍电影似的,群众演员全撤了,光留个空壳子。


🚀 未来规划:老巷子要变新网红?

政府这回反应倒挺快,3月20号刚开了个“老城活化座谈会”,听说要搞“微改造”——比如给电线杆“穿”上竹编外衣、把废弃配电箱画成怀旧广告牌。最绝的是打算推出“小巷盲盒”,花20块钱能随机开到麻糍、竹蜻蜓或者老街故事手册。

不过也有街坊嘀咕:“改造完可别涨价啊!现在剪头发才8块,别整成景区价!” 这点我倒觉得不用担心,座谈会记录里白纸黑字写着“保留30%原生态摊位”,区长老张还拍胸脯保证:“谁乱涨价,直接找我投诉!”


💡 个人观点:巷子不是景点,是生活

最后说点实在的。咱别光顾着拍照发抖音,进巷子先跟阿公阿婆打声招呼,买根油条也别讨价还价——人家凌晨三点起来和面,挣的都是辛苦钱。记住咯,“站小巷”之所以迷人,不是因为“旧”,而是因为这里还活着热气腾腾的日子

对了,要是你真想去逛逛,建议挑个工作日上午。周末人挤人的时候,连刘婶炸油饼都得排队半小时,那可就真成了“网红遭罪体验”咯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