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谷堆的女的都去哪里了?菜市场空摊位藏着城市新机遇

2025-04-05 04:19:41 | 来源:前现了谈新闻网
小字号

周谷堆的女的都去哪里了?菜市场空摊位藏着城市新机遇

(记者实地报道)大家有没有发现,周谷堆菜市场现在连个女摊主都难找?去年这个时候,这里还挤满了吆喝"新鲜莴笋三块五一斤"的大姐阿姨。2025年3月25号早上七点,我站在周谷堆水产区数了数,二十个摊位里就三个女老板——这事儿真邪乎了。

🔍消失的菜场女将们十年前要是在周谷堆迷路,随便拽住个卖菜大姐问路准没错。现在倒好,想找个人问价都得往男摊主堆里扎。菜场老常客王大爷蹲在台阶上跟我唠:"我家那口子天天抱怨,现在买个菜连砍价的人都没了,尽是些闷头刷手机的小伙子。"

这事儿说起来还有点魔幻。去年合肥启动的老旧菜市改造计划,愣是把周谷堆整成了"智慧菜场"。电子秤自动算账,扫码支付全搞定。你别说,科技是好东西,可那些原本靠嘴皮子功夫吃饭的大姐们突然就没了用武之地。


🚀数字经济抢人潮我在周大姐水产摊前蹲了半天。这位坚守阵地的女摊主边刮鱼鳞边爆料:"原先隔壁卖豆腐的刘姐,上个月带着三个姐妹跑去搞社区团购了。人家现在每天手机接单,赚得比在这儿多三成!"

还真不是瞎说。合肥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:- 2024年社区团购从业者中女性占比78%- 生鲜直播带货主播80%是转行的菜场女摊主- 社区宝妈配送员数量同比激增120%

"现在年轻人都爱刷抖音买菜,我们这些老菜贩也得跟着变通。"在周谷堆干了15年的张大姐,去年把摊位转给女婿,自己跑去承包了三个小区的蔬菜配送站。她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"说出来你别不信,我现在手机里有二十多个买菜群,光卖土鸡蛋一个月能挣这个数!"说着伸出三根裹着胶布的手指头。


🌇社区经济新阵地要说这些女摊主都去哪儿了,我在庐阳区转悠两天算是看明白了。社区底商突然冒出来的那些果蔬驿站、便民服务站,十有八九都是周谷堆出来的娘子军。

举个活例子:原先卖干货的李阿姨,现在在小区门口支了个"李家杂货铺"。早上卖菜,中午代收快递,下午还能帮邻居接送孩子。我给她算了笔账:每天净收入比在菜场多200块,关键是能照顾上初中的孙子。

更绝的是那帮转型做家政的。原先卖调味品的陈姐,现在带着五个姐妹搞起了"厨娘到家"服务。微信接单,上门做饭,生意火到要提前三天预约。她说:"以前在菜场闻油烟味,现在去别人家闻油烟味,但赚得可比以前体面多了。"


💡周谷堆的"男女失衡"玄机跟菜场管理处的老赵聊这事,他倒看得通透:"现在年轻姑娘谁还愿意凌晨三点起来搬菜?反倒是那些会开小货车、懂操作智能设备的男摊主留下来了。"管理处统计显示,改造后的周谷堆:- 女摊主数量锐减60%- 45岁以下摊主增加40%- 电子支付使用率达97%

不过这事儿要分两面看。女性从业者流失确实造成了传统菜市人情味变淡,但换个角度想,人家这是把菜场练出来的生意经用到了新领域。就像那个转行做社区团购的刘姐说的:"以前在菜场是等着客来,现在是追着客跑,手机就是新摊位。"

站在周谷堆空荡荡的走道里,我突然觉着这场面眼熟——这不就是二十年前纺织女工下岗再就业的翻版吗?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菜场女将,战场从缝纫机转到了智能手机。要我说啊,这些大姐大婶们不是消失了,是带着市井智慧闯进了数字经济的新江湖。下次你在抖音刷到卖菜主播,或者在小区碰到代收快递的阿姨,说不定就是当年周谷堆里跟你讨价还价的那位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