棚户区找老女人泄火?2025年这场闹剧真相大起底

2025-04-05 04:30:16 | 来源:现王访师新闻网
小字号

棚户区找老女人泄火?2025年这场闹剧真相大起底

你听说过"棚户区找老女人泄火"这说法吗?2025年3月25号,这事儿突然在网络上炸了锅。当时我正蹲在城中村吃麻辣烫,隔壁桌几个小年轻举着手机嚷嚷:"快看这个!东三环棚户区有老阿姨搞特殊服务!"手里的豆皮当时就掉汤里了——这都什么跟什么啊?


🔥这事儿咋传出来的?

最早是个短视频账号"城市探险王"发的暗访视频。画面晃得人头晕,就听见拍摄者用变声器说:"兄弟带你们见识见识,这片儿的老女人专门..."视频里拍了个穿花棉袄的大妈在巷口卖烤红薯,配上阴间滤镜和惊悚音效,愣是把市井生活拍成了犯罪现场。

第二天中午12点,话题直接冲上热搜第三。有意思的是,评论区清一色在问:"到底啥是泄火?""老女人是指多大年纪?"合着大伙儿跟风转发,其实连基本概念都没整明白。


🤔为啥有人信这套说辞?

我跟几个跑社会新闻的老记者聊过,他们直拍大腿:"这不就是刻板印象大杂烩么!"仔细想想确实:- 棚户区=藏污纳垢(刻板印象+1)- 中老年女性=特殊从业者(离大谱)- 底层生活=猎奇素材(吃相难看)

有个开出租的师傅说得更直白:"这就跟说城中村都是贼窝一个道理,欺负老百姓不会上网吵架呗!"


👵棚户区的真实生活是啥样?

3月26号我起了个大早,直奔传闻中的东三环棚户区。转悠两小时,看见的真实场景是:- 六点就开始扫街道的张大妈(63岁,每月拿1800块保洁工资)- 给三十多户租客收破烂的李婶(手机里存着八个废品回收站电话)- 守着杂货铺帮邻居收快递的赵阿姨(柜台上贴着"代写书信免费")

问她们知不知道网上那些谣言,张大妈扯着嗓子笑:"哎哟喂!我都绝经多少年了,这帮小年轻真能编!"


💡这事儿教会我们啥?

  1. 流量至上的年代,穿个花棉袄都能被编排成"制服诱惑"
  2. 年龄歧视+地域黑的配方,永远能戳中某些人的猎奇心理
  3. 短视频平台审核机制跟闹着玩似的,举报三次都不下架

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偷偷跟我说,其实当天就有三家MCN公司想签那个造谣账号,"报价开到五位数,就为蹭这波热度"。


🚓警方通报说了啥?

3月27号下午三点,朝阳分局的蓝底白字来得及时。重点划给大家看:- 视频拍摄者王某(23岁)为涨粉编造谣言- 所谓"交易场所"实为公共厕所- 网传"50元一次"纯属虚构- 已对王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

最讽刺的是,通报里提到的"被造谣大妈"刘女士,真实身份是社区义务调解员,去年刚被评为街道模范居民。


🧐我的个人看法

说实在的,这事儿让我想起2023年那个"外卖小哥集体嫖娼"的假新闻。套路一模一样:拿底层群体开涮+性暗示+城乡对立,跟组装乐高似的拼凑爆款素材。

但这次更恶心的是什么?明明是为老弱群体发声的棚户区改造议题,愣是被歪曲成桃色新闻。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居住安全、医疗保障问题,反而没人讨论了。
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咱们普通网友下次再看到这种"猎奇猛料",不妨多问两句"证据呢?""当事人说话了吗?"。毕竟现在这网络环境,造谣的跑断腿,辟谣的磨破嘴,咱不能再当免费的水军了不是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