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余学院后村特色服务怎么叫?2025年学生圈最火话题大揭秘
“听说过新余学院后村吗?就那个一到晚上比白天还热闹的地儿!”2025年3月25号下午,我在校门口逮住三个学生问路,结果仨人异口同声给我指了完全相反的方向。哎呦喂,这事儿有意思了——明明是个存在好多年的老地方,怎么突然成了校园版“迷宫传说”?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纳闷儿,这后村不就是条三百米长的巷子嘛。可当我跟着大二学生李萌七拐八绕找到地儿时,好家伙!整条街挂着清一色的发光招牌,每家店门口都贴着带二维码的金属铭牌,扫一扫直接跳转小程序下单。
“以前我们管这儿叫‘外卖巷’,现在人家有正名了——智慧生活服务示范街。”李萌边说边晃手机,她刚用学生认证领了张“买三送一”的奶茶券。问起改名原因,几个店主嘿嘿直乐:“学生们给起的诨名太多,什么‘深夜食堂’‘续命一条街’,后来校方干脆搞了个征名活动。”
走到巷子中间那个显眼的蓝色服务站,碰巧遇见后勤处的王主任在巡查。“以前学生总吐槽服务项目分散,现在我们把二十多家商户的服务整合成三大类。”他指着墙上电子屏的实时数据给我看,好家伙!光是当天上午就处理了800多单代取快递业务。
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定价机制。奶茶店老板张叔掏出个小本本:“学生代表每月开定价会,像我这的珍珠奶茶,学生非说定价得带个‘5’才吉利,硬是从7块改成6块5。”好嘛,这操作够接地气!
在共享自习舱碰到个考研党小王,他边啃饭团边吐槽:“以前十点后就剩烧烤摊开着,现在通宵都能买到文具和咖啡,就是...”他突然压低声音:“千万别让食堂大妈知道这儿卖包子比食堂便宜五毛!”
奶茶店常客小林倒是看得通透:“管它叫啥名呢,能十分钟拿到热乎的麻辣烫就是好服务!”这话实在,你懂的,年轻人嘛,讲究的就是个实在。
走到巷尾的创业孵化区,几个学生团队正在调试自动炒菜机。大四的创业团队长小陈神秘兮兮地说:“下个月要上线‘方言点歌台’,用新余话点单能打折!”看来这波服务升级还没到头,后村的故事估计还能续写个十章八章的。
说到底啊,甭管是叫后村服务街还是智慧生活圈,能把学生的胃和心都伺候舒服了,这名儿怎么叫都香!就是不知道食堂大叔看到这条街的火爆程度,会不会也琢磨着整个机器人送餐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