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团怎么要那种服务叼嘿?2025年3月25日用户操作实录
嘿!兄弟姐妹们,最近你们刷短视频是不是总看到"美团怎么要那种服务叼嘿"的段子?这事儿说来话长啊,那天我正嗦着螺蛳粉呢,突然收到粉丝群炸锅的消息——3月25号那天,真有老哥在美团上搞出了"特殊服务"订单!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档子事儿。
(嗦粉声)先别急着骂人哈,这事儿还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。据我蹲守外卖小哥群三天三夜得来的消息,其实是个系统漏洞惹的祸...
先说清楚啊,这可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交易!最开始就是个东北老铁在美团买菜时手滑,把"东北酸菜"打成了拼音首字母"dbsc",结果系统自动联想成"叼嘿套餐"(dbsc→diaohei service combo)。更绝的是,这老哥还真收到个神秘包裹——里头装着东北酸菜、哈尔滨红肠,还有瓶老雪花啤酒!
这事儿传开后,网友们玩嗨了。有人试出在宠物服务里输入"夜跑陪同",真能约到带二哈遛弯的;还有人在家政服务搜"深夜谈心",结果来了个心理咨询师...说白了,就是平台的模糊搜索算法被玩坏了。
美团产品经理老王(化名)跟我透底:"咱们新升级的AI客服'小团'最近在学习各地方言,可能把'叼嘿'识别成某种方言服务需求了。"不过他们也承认,这暴露出三个大问题:
现在他们紧急上线了"三审机制":AI初审+人工复审+用户确认。听说光是3月26日当天就拦截了12万条奇葩需求,其中8成都跟方言谐音有关。
我亲自试了把,在K歌服务里输入"青藏高原",结果...真有个藏族小哥接单来教唱《青藏高原》!虽然最后高音没飙上去,但人家送了碗酥油茶,这钱花得值啊!
从后台数据看,这类订单有三大特征:- 00后占比67%(就爱整活)- 夜间10点后下单量暴增300%- 三四线城市比一线城市多2倍
说白了,年轻人现在把外卖APP当许愿池用了。就像我二舅说的:"现在点外卖跟开盲盒似的,你永远不知道下次能点到啥惊喜。"
说实在的,我挺纠结。一方面确实存在安全隐患——上周就有骗子冒充"解忧杂货铺"服务骗了8个大学生的钱。但另一方面,这种意外惊喜又让冷冰冰的APP多了人情味。
建议美团整个"创意服务专区",像夜市摆摊那样分个类。既能满足年轻人的猎奇心理,又能把风险框在可控范围。对了,最好再加个"方言翻译器",省得我们广东人想点肠粉,结果出来个"长翅膀的粉红色大象"(粤语谐音梗)...
总之啊,这年头点外卖都能点出连续剧来。各位老铁且用且珍惜,保不齐哪天系统更新,这些隐藏玩法就真成绝版回忆了。你们说是不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