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KB:这座城市正在酝酿什么大动作?🚀
"哎你听说了没?最近南宁街头巷尾都在传什么KB计划!"三月末的早茶店里,几个老友记端着茶杯聊得热火朝天。2025年3月25日,我站在青秀山脚看着晨练的市民,突然发现这座城市正悄悄发生着惊人变化...
大清早跑到市科技局蹲点,逮着个刚开完会的科员小哥。"这个KB计划说白了就是'科技+民生'大礼包!"小哥边啃老友粉边比划,"去年南宁数字经济增速冲进全国前十,政府今年要砸80亿搞新基建!"
在五象新区转悠时,真被眼前的场景惊到:十几栋玻璃幕墙大楼拔地而起,外墙上"东盟数字港"的招牌亮得晃眼。路过的程序员小哥告诉我:"这边刚落地了20家跨国企业研发中心,光我们这个园区就新增了3000多个岗位。"
• 智能交通:全市2.8万辆公交车全换成自动驾驶,早高峰竟然不堵车了?
• 智慧医疗:社区医院配了AI诊疗舱,大爷大妈排队做"全身扫描"
• 数字教育:民族大道小学的AR地理课,能把学生"传送"到桂林山水里
• 生态监测:邕江里游着几百个水质监测机器人,24小时盯着母亲河
(偷偷说句大实话:上周亲眼看见市政工人在朝阳广场换装智能路灯,这些灯柱居然能监测PM2.5、自动调节亮度,还能给手机无线充电!)
在广西自贸区办事大厅,碰见个越南来的商务考察团。"我们河内现在用的跨境电商平台,技术团队居然在南宁!"带队的阮先生操着塑料普通话感慨。数据显示,今年1-2月中国-东盟数字贸易额同比暴涨45%,南宁跨境光缆带宽扩容了3倍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本地做边贸的老李倒有点担心:"现在年轻人都跑去搞直播带货、写代码了,我们这些传统生意该咋办?"这个问题,我在走访时听到不下十次。
蹲点民族大道人才市场时发现,招聘岗位出现神奇变化:
✔ 无人机飞手培训报名排到下半年
✔ 壮语AI训练师月薪开到1.5万
✔ 数字经济产业园招保安都要会操作智能系统
在江南区城中村,遇到刚参加完政府免费编程培训的张阿姨:"我45岁开始学Python,现在帮着调试社区养老院的智能设备,比当保洁挣得多!"
看着满大街的智能设备,突然想起上周在中山路夜市看到的情景:AI收银台旁边,头发花白的卷筒粉阿姨正手把手教顾客扫码。这种新旧交融的画面,或许才是智慧城市该有的样子。
科技发展不能光看大楼盖多高,关键要看阿公阿婆用不用得来。听说政府正在各社区开"银发数字课堂",这种接地气的操作必须点赞!毕竟,再酷炫的黑科技,要是菜市场阿姆不会用,那都是摆设。
站在南湖大桥上吹风,看着对岸流光溢彩的CBD,突然发现手机弹出一条推送:南宁入选"全球智慧城市TOP20"。咬了口刚买的酸嘢,酸甜滋味在舌尖炸开——这座城市,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走出条新路子。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