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古镇镇150的快餐
中山古镇镇150的快餐,是噱头还是真福利?
“你见过150块钱能吃到啥?一碗牛肉面加两碟小菜?还是一份商场里的简餐?”2025年3月25日,广东中山古镇镇突然冒出一家快餐店,招牌上明晃晃写着“150元套餐管饱”,消息一出,街坊邻居全炸了锅。有人拍腿叫好,有人撇嘴怀疑:“这年头还有这种良心价?不会是预制菜糊弄人吧?”
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150块的快餐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先说现场情况。这家店开在古镇镇中心的老街,门面不大,招牌倒是显眼——红底黄字写着“150元套餐:三荤两素+例汤+水果”。开业当天早上6点,门口已经排了二十几号人,等到中午12点,队伍直接拐到了隔壁巷子口。
老板姓张,本地人,以前开过大排档。问他为啥定这个价,他嘿嘿一笑:“现在物价涨得凶,街坊赚钱不容易,我就想搞个薄利多销。”旁边大妈插话:“我家四口人,平时下馆子没300块下不来,这儿150元全家吃饱,还能打包!”
等等,这价格真的能赚到钱吗?说实在的,一开始我也怀疑。但蹲点三天后,发现了几个关键点:
举个具体例子:套餐里的白切鸡用的是本地走地鸡,市价一斤25元,但农场直供价压到15元;青菜直接从田里摘,省了中间商差价。“说白了,就是砍掉所有中间环节。”张老板叼着烟总结。
这事儿一闹,周边餐馆老板集体失眠。对面茶餐厅的李姐吐槽:“我家一盘炒牛河都要68元,客人全跑他家去了!”但也有精明的商家跟着卷——隔壁烧腊店第二天就挂出“150元双人烧鸭饭”,还送老火汤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低价模式能长久吗?我私下问过采购小哥,他掰着手指算:“每天卖够80份就能保本,现在一天能卖200多份,刨掉成本,利润大概15%。”看来短期内倒不了,但长期还得看复购率。
随机抓了几个食客采访,画风截然不同:
- 打工仔小王:“比吃外卖强多了!你看这分量——”他指着桌上堆成小山的菜盘子,“光这一碟红烧肉,放酒楼不得98元?”
- 白领林小姐却撇嘴:“味道就普通家常菜,水果还是最便宜的西瓜,没档次。”
有意思的是,店里贴着一张手写告示:“嫌贵的别来,嫌差的绕道。”这态度,倒是很“古镇风格”。
混了几天下来,我算是看明白了:150元套餐能活下来,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——自家房子、本地供应链、政策扶持,缺一不可。换个地方复制?难!
但这事儿给餐饮业提了个醒:现在大家不是吃不起,而是不想当冤大头。只要掐准成本,实惠路线照样有市场。就像隔壁阿伯说的:“你诚心对客人,客人自然用脚投票。”
最后说句大实话:要是这种店多开几家,估计美团饿了么都得连夜改算法……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