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朝阳广场附近休所kb:2025年这座城的新地标要搞啥名堂?
🔥 你最近路过南宁朝阳广场没?有没有发现东北角突然冒出一栋灰白色建筑,门口挂着"休所KB"四个大字?哎,这可不是什么新开的KTV或者密室逃脱啊!2025年3月25号,我蹲在现场采访了三天,终于摸清了它的底细。
先说个冷知识,这个"KB"可不是恐怖片里的"Killer Building"!项目负责人李工在现场给我比划了半天:"咱们这是'康养+办公'的复合空间,说白了就是给打工人续命的地方!"说着还掏出个平板给我看设计图——1-3楼是共享工位,4楼整层都是按摩椅和午睡舱,顶楼居然搞了个露天茶歇区!
要说最绝的,还得是他们的智能预约系统。我亲眼看见个穿西装的小哥,边啃老友粉边对着电梯喊:"小K小K,给我约个下午两点的颈肩按摩!"两秒后电梯显示屏就弹出预约成功的绿框框。李工得意地挑眉:"这套语音系统能同时处理2000个指令,比朝阳路口的交警还利索!"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这项目的投资人里居然有三位是00后!95年的运营总监小王跟我算账:"现在年轻人舍得在'上班舒适度'上花钱,我们做过调研,朝阳商圈的白领每月愿意花800块买'办公幸福指数'"。说着他指了指正在体验太空舱午睡的程序员:"你看那位大哥,人家公司就在对面写字楼,非要每天花50块来这儿午休,说我们这儿的白噪音比他们CTO的鼾声好听多了!"
不过也有市民犯嘀咕。在广场跳了十年舞的张阿姨拉着我说:"哎你说现在年轻人咋想的?花这个冤枉钱,我们当年在国营厂车间都能睡着!"话没说完,她闺女在旁边插嘴:"妈您那会儿午休俩小时,我们现在午休抢半小时还得定闹钟!"
我在现场蹲守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每天下午三点,总能看到拎着电脑包的年轻人跟拎菜篮子的阿姨们擦肩而过。原来四楼的养生区下午三点后半价向周边居民开放,78岁的陈伯是常客:"我天天来这泡脚,还能跟年轻人学用智能手机,比去公园喂蚊子强!"
更绝的是他们搞的社区共建计划。上周我就亲眼看见程序员帮阿婆修好了买菜小程序,作为回报,阿婆教他们怎么挑最甜的沃柑。用保安大哥的话说:"现在这儿跟个小型联合国似的,早上白领开晨会,中午阿姨唠家常,晚上还有00后搞剧本杀!"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犯嘀咕:这种混搭模式能撑多久?但财务主管给我看了组数据:开业三个月,会员复购率87%,最夸张的是有个搞直播的小姐姐,一个月消费了62次按摩服务!"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啊,"心理咨询师林姐在茶水间跟我说,"昨天还有个姑娘抱着笔记本边流泪边改PPT,我们只好给她送了杯特调奶茶。"
不过问题也不是没有。附近的便利店老板就吐槽:"他们自己搞了个智能售货机,把我生意抢走三成!"但转头又笑嘻嘻说:"不过他们员工天天来我这买烟,算扯平了!"
听说下个月要推出"跨城联名卡",在南宁充值的会员去北京上海也能用。更夸张的是,他们准备在顶楼搞"星空诊疗室",据说要请老中医坐诊,把脉还能顺便看星盘!项目策划小刘神秘兮兮地说:"我们正在研发情绪感知座椅,能根据你的心跳自动调节按摩力度,这可是跟南宁某高校联合开发的!"
聊到最后,李工突然正经起来:"很多人问我们是不是在贩卖焦虑,其实正相反——我们想证明,在快节奏时代,舒适和效率完全可以兼得"。这话让我想起昨天看见的场景:一个西装革履的投行精英和穿人字拖的插画师,正肩并肩躺在懒人沙发上啃酸嘢。或许这就是新南宁该有的样子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