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楼凤:2025年街头巷尾热议的新现象
哎你说奇不奇怪?自从2025年3月25号那天,石家庄大街小巷突然开始流行一个新词儿——"楼凤"。你肯定要问:这到底是啥新鲜玩意儿?说白了就是居民楼里开的各种便民服务点,但仔细一琢磨,里头门道还真不少!
那天早上8点,长安区某小区突然冒出个挂着"美甲+快递代收"招牌的居民房。老板王姐边给客人涂指甲油边说:"现在商铺租金贵得吓人,我这自家客厅收拾收拾就能做生意,你说划算不?"没想到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,直接带火了整个城市的"楼经济"。
数据显示:- 截至3月底,全市注册"楼凤"商户达1278家- 80后创业者占比62%- 平均月收入比上班族高出2000元
不用交商铺租金,水电费按民用算,光这两项就能省下六七成开支。住在裕华区的赵女士开了个家庭私房菜,她掰着手指算账:"以前开店每月房租就要8000,现在在家炒菜,成本直接砍半!"
居民楼里的美发店能记住每个客人的发型偏好,代收快递的顺便帮独居老人买菜。这种邻里式的服务,可不是街边连锁店能比的。
市政府3月推出的"灵活就业促进计划"明确支持家庭微创业,只要不扰民、符合安全规范,居民区也能搞经营。这政策来得真是时候!
支持派代表张大爷竖大拇指:"我家楼下开了个修表铺,修了三十年表的老手艺人,现在不用风吹日晒了!"但反对的刘阿姨直摇头:"整天陌生人进进出出,小区治安怎么办?"
专家王教授分析得在理:"楼凤本质是共享经济的延伸,关键要规范管理。建议建立信用评价体系,把'黑名单'制度搞起来。"这话说到点子上了!
要我说啊,这楼凤就跟当年的地摊经济一样,存在即合理。既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,又方便了街坊邻居,关键是得把握好度。别整得乌烟瘴气,也别一棍子打死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反正我家楼下那个教钢琴的退休老师,现在天天弹得小区里琴声悠扬,听着就舒坦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