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鱼二手内裤风波:是猎奇狂欢还是市场刚需?
哎你听说过有人买二手内裤吗?就在上周,2025年3月25号晚上十点半,闲鱼突然把平台上的二手内衣裤全给下架了,这事儿直接冲上了热搜前五。我盯着手机屏幕直挠头——这年头连内裤都能当二手卖了?
那天晚上本来风平浪静,结果突然有网友发现搜索"原味""二手内衣"的关键词全变成空白页了。闲鱼客服凌晨两点发通告,说是接到大量举报,暂时下架相关商品"配合整顿"。这事儿可把吃瓜群众整懵了:二手内裤交易到底合不合法?该不该管?
要说这事儿的导火索,还得提3月20号那个离谱新闻。浙江有个大哥花888块买了条自称"女爱豆私密物品"的蕾丝内裤,结果收货发现是义乌小商品市场5块钱三条的货色,气得直接报警。这笑话传开后,愣是给闲鱼二手内衣区引来一波观光团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扒拉了十几个相关帖子,发现买家主要分三种人:1. 猎奇心理作祟的年轻人(占比约30%)2. 特殊癖好群体(占比20%)3. 真冲着玄学功效来的(有个大姐信誓旦旦说穿明星二手内裤能转运)
举个活生生的例子,广州00后小美跟我吐槽:"我就是想看看这玩意到底有没有人买,结果刚挂上去三天,二十多个男的来问价!" 她那条标价199的普通棉内裤,最后被个河北网友砍到150包邮成交。
这事儿说起来有点魔幻,但仔细想想,需求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。有个做电商的朋友偷偷跟我说,现在二手内衣圈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了:- 专业卖家会搞"私人订制"(你懂的)- 打包卖"七日套装"还能开发票- 最离谱的是有人搞"盲盒玩法",把内裤和香水手机壳捆绑销售
不过话说回来,闲鱼去年发布的《闲置交易白皮书》显示,平台全年交易额破200亿,其中二手服装占比12%。虽然没单独公布内衣数据,但业内人士估算至少占0.5%,也就是1个亿的市场规模。你品,你细品。
现在最头疼的其实是闲鱼。客服小姐姐跟我倒苦水:"我们审核规则明明写着禁止贴身衣物交易,但架不住卖家变着花样打擦边球啊!" 比如把内裤说成"方巾",或者用emoji代替关键词。
不过也有用户觉得平台管太宽。北京的王女士就抗议:"我挂的全新未拆封内衣凭什么不能卖?这不是浪费资源么?" 这话确实在理,但怎么区分全新和二手?总不能让人家拍试穿视频吧?
说实在的,我觉着这事儿得分开看。对于明显违法的"原味"交易,该封就封没商量;但要是人家真就买卖个全新闲置内衣,是不是该给条活路?就像二手平台卖手机要区分正品和山寨机一个道理。
最近听说日本有个二手平台搞了个"内衣专拍通道",要求卖家必须提供购物小票,还得用紫外线消毒包装。虽然操作麻烦,但至少规范了市场。咱们是不是也能参考下?总不能因噎废食,把正常交易也一棍子打死吧?
说到底,二手交易的本意是环保节约,别让几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。下次你要是在闲鱼看到标着"方巾""布艺收藏品"的商品,可得擦亮眼睛咯!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