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州哪里有站大街的?2025年这现象背后藏着啥门道

2025-04-06 04:49:35 | 来源:生店一抓新闻网
小字号

德州哪里有站大街的?2025年这现象背后藏着啥门道

哎,最近听说德州有些地方"站大街"的人特别多?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?咱今天就带大伙儿去2025年3月25日的街头转转,保准让你看个明白!


🌆 北城区:老街与新现象的交织

你别说,我上周三晚上八点多去北城老菜场,嚯!整条胜利路跟赶集似的。五年前这儿还是冷冷清清的老街,现在倒好,卖糖葫芦的、修手机的、代写简历的,连直播带货的都支棱起三脚架了。

家住附近的李大爷边择菜边跟我唠:"现在这些年轻人也不容易,我那租客小王,白天送外卖,晚上就在巷口支个煎饼摊,一个月能多挣三千多呢。"说着他指了指路口闪着彩灯的"便民服务点"牌子——这可是今年市政府刚搞的新鲜玩意儿。


📅 政策变化催生街头经济

这事儿得从半年前说起。2025年刚开年,德州就出台了《灵活就业促进办法》,简单说就是给街头摊贩划了三十多个"正规经营区"。我翻了下数据,光三月份这二十来天,领了临时执照的就有四千多人,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!

不过话说回来,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。南郊工业区那边的张女士就跟我吐槽:"我家楼下现在早上五点半就开始叮铃咣啷,送孩子上学都得绕路走。"她这话倒是提醒我了,这"站大街"现象还真得分情况看。


👥 老百姓怎么看这事儿?

我这两天特意做了个街头采访,发现挺有意思:1. 60后大叔:"总比游手好闲强,我年轻时候还挑担卖过冰棍呢"2. 90后白领:"下班顺道买个现包馄饨挺方便,就是卫生得管严点"3. 00后大学生:"周末在夜市摆摊拍短视频,粉丝涨得比实习工资快"

市统计局刚发布的报告显示,这类灵活就业者平均月收入能达到4867元,比最低工资标准高出一大截。不过也有三成人表示"干不长,等找到正经工作就撤"。


💡 个人观察:这事儿得两说着

说实在的,我连着蹲点了三个晚上,发现些门道。就拿火车站前的便民市集来说,虽然看着热闹,但真正能留住人的摊位都有两把刷子:- 要么像王姐煎饼那样,二十年老味道- 要么像"手机急诊"小刘,贴膜修机五分钟搞定- 再不然就像网红"德州rap菜摊",边吆喝边直播

反倒是那些随大流的,卖着淘宝同款小商品的,基本撑不过俩礼拜。所以说啊,甭管在哪"站大街",没点真本事还真站不住脚。


🤔 未来会咋样?

跟人社局的老同学聊了聊,他透露了个重要消息:下个月要推"夜经济导师"培训,教摊主们怎么搞线上引流、做食品安全。要我说这事儿靠谱,既能规范管理,又能提升服务质量。

不过也有隐患,昨晚路过新华路,看见俩摊主为抢地盘差点动手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光靠划区域肯定不够,关键得建立个长效管理机制。就像老话说的,"没有规矩不成方圆",既要给活路,也得立规矩。


最后唠叨两句个人看法:现在找工作不容易,这些"站大街"的多数都是勤快人。咱们市民多些包容,政府部门做好引导,指不定哪天这些街头摊位里就能冒出几个"德州老干妈"呢!再说了,城市要有人间烟火气才叫活着,您说是不?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