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岛站街:2025年街头文化新现象,是乱象还是商机?

2025-04-05 05:59:17 | 来源:啥照我男新闻网
小字号

厦门岛站街:2025年街头文化新现象,是乱象还是商机?

嘿!最近刷短视频的时候有没有发现,厦门岛突然冒出一堆人站在路边摆摊、拍照、跳舞?没错,说的就是最近火上热搜的"站街"现象。3月25号下午,我在中山路亲眼看到二十几个年轻人支着三脚架直播,旁边卖手工簪花的摊子都排到马路牙子上了。这事到底咋回事?咱今天就掰扯清楚。

🚶♂️【现象现场直击】
"家人们看这个簪花!纯手工制作!"扎着脏辫的00后摊主小王,正对着手机镜头展示发饰。他告诉我,现在每天下午4点到凌晨1点,中山路到沙坡尾这段1.2公里的路上,至少聚集着300多个像他这样的"街站族"。有组数据挺有意思:思明区城管统计,今年3月这类街头经营活动同比暴增178%,而游客投诉占道问题却下降了32%。

👉 重点来了:这种看似杂乱的街头经济,居然带动周边便利店夜间营收增长47%。八婆婆烧仙草老板老林咧着嘴笑:"这些年轻人站到几点,我们就开到几点,现在凌晨还能卖出两百多杯。"


🌆【为啥突然火起来?】
这事儿得从三方面看:
1️⃣ 政府新规:2025年1月实施的《厦门特色街区管理办法》放宽了临时摊位限制,只要扫码登记就能申请3小时时段
2️⃣ 流量密码:抖音"厦门街拍"话题播放量突破20亿次,穿马面裙在骑楼下拍照成新潮流
3️⃣ 就业压力: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,不少00后选择"轻创业"

我采访的厦门大学社会学张教授打了个比方:"就像沙茶酱要配海蛎煎,网红城市需要街头烟火气。不过..."他扶了扶眼镜,"火候掌握不好就容易糊锅。"


💡【争议与生机并存】
住在老别墅区的陈阿姨皱眉头:"昨晚三点还有人在我家墙根拍'港风颓废大片',瓦片都被无人机碰掉两块。"但开民宿的小夫妻阿杰和婷婷举双手支持:"我们家房间这个月涨价30%还天天满房,客人就爱这种市井气息。"

有个案例特别典型:00后女生小林把祖传的"土笋冻"改良成拇指大小,装在贝壳里卖,现在每天能卖500盒。"比在写字楼当文员强多了!"她边调芥末酱边说,"就是得跟城管玩'游击战',他们一来我们就集体转移阵地,跟快闪似的。"


🛣️【未来会咋发展?】
思明区文旅局王科长透露,下个月要推出"电子围栏"系统——摊主扫码就能看到实时人流热力图,还能预约黄金位置。不过摆汉服摊的小哥吐槽:"现在好位置都得靠抢,上次为了拍双子塔夜景机位,我跟人石头剪刀布猜了五轮。"


个人观点:
这事儿吧,就像鼓浪屿的钢琴声,有人觉得是艺术,有人嫌吵。但不可否认,这些"街站族"确实给老街区注入了新活力。上次看见个七八十岁的阿嬷在教网红编闽南传统发髻,直播间瞬间刷屏"传统文化yyds",那个画面比啥宣传片都带劲。要我说,只要别挡住消防通道、别扰民,让这股子热闹劲儿再飞会儿呗!

(完)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