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电话引发全城热议
你听说过吗?2025年3月25号这天,北京朝阳区街边电线杆突然贴满了手写广告:"附近学生随叫随到,200块解决急事难事,电话138xxxx8888"。这事儿就像往油锅里泼了瓢冷水,瞬间在朋友圈炸开了锅。
那天早上七点半,保洁员李大姐扫到第三根路灯杆时愣住了——十几张粉色A4纸整整齐齐贴成两排,标题用马克笔描得比煎饼果子还粗。她拍下照片发到业主群:"现在的学生娃都这么拼?"
不到两小时,这个号称"学生服务联盟"的联系方式就传遍了五个区的家长群。有人试着拨通电话,接线的男生张口就是:"姐,您是要代取快递、陪诊挂号,还是临时救场见家长?"这业务熟练得跟火锅店点菜似的。
我特意蹲点了三天,发现这些学生接单真不是闹着玩的。周一下午两点,传媒大学小王接到"冒充表弟参加家长会"的订单,从接单到穿着校服出现在海淀某小学门口,只用了38分钟——比美团买菜还快9分钟。
重点来了:他们的收费明细贴在支付宝生活号里:- 基础服务(2小时内):200元- 超时每分钟加收2元- 特殊场景(如见家长/代考试)加收50%服务费- 夜间服务(22:00-6:00)价格翻倍
这事儿在知乎吵翻了天。支持派说:"大学生用课余时间赚零花钱,总比躺着刷抖音强吧?"反对派直接怼:"200块随叫随到,这不把知识贱卖成白菜价了?"
更有意思的是某高校辅导员的吐槽:"上周三我查寝,六个宿舍空了五个,全在咖啡厅接单陪客户聊天。"校方现在头疼得很——你说违反校规吧,人家没偷没抢;你说鼓励创业吧,这行当又透着邪乎劲。
为了搞清真相,我跟着北邮大三学生王昊跑了整天。这小子早上七点给独居老人送早餐,中午帮公司白领排队取号,傍晚居然还接了个"假装男朋友气前任"的奇葩单子。他边啃煎饼边算账:"这个月赚了8600,比在奶茶店打工多三倍,就是得随时备着充电宝和止疼片。"
咨询了三位律师才发现这里头水很深:1. 普通跑腿服务完全合法2. 但冒充家属可能涉及欺诈3. 代考代课直接触碰法律底线4. 夜间陪护存在安全隐患
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的张科长说得实在:"现在就像早年的网约车,等出了事才想起来立规矩就晚了。"
说实话,这事儿听着挺魔幻的。你说这些学生是掉钱眼里了?可他们确实帮独居老人修好了Wi-Fi,给加班族救过急。但你要说这是正能量吧,听说有人开始卖"逃课包月套餐",这就变味了。
我采访的心理学教授打了个比方:"这就好比现实版《黑镜》,技术把人的时间切成了碎片化商品。"现在这些00后,宁愿要200块的即时到账,也不愿等毕业后的"百万年薪饼",这种心态转变才最值得琢磨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要是哪天我闺女也搞这个,我肯定先让她把防身术练到满级。这世道,光靠200块钱买不来安全感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