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园鸡怎么能找到?2025届毕业生集体破防实录
(啪!)你听说过"校园鸡"吗?哎别误会,这可不是食堂新出的炸鸡套餐。就在前天,厦门大学大四学生小林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:"谁能告诉我校园鸡怎么能找到?在线等,急!"配图是空荡荡的招聘会现场,这条动态短短两小时转发破万,直接把新词"校园鸡"拱上了热搜。
说真的,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也懵了。跑去问了十几个毕业生才弄明白,原来这是2025届毕业生自创的黑话——"校园鸡"特指那些在校园招聘中屡战屡败,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的应届生。
"面了28场,拿了3个offer,月薪都没过6000。"广州大学城的阿杰苦笑着给我看他的Excel面试记录表,"我们管这叫'养鸡场实习',HR就是饲养员,天天给我们喂'等通知'的饲料。"这话虽然带着自嘲,但教学楼走廊里随处可见的求职技巧海报和凌晨两点的自习室灯光,都在诉说同一个焦虑:毕业即失业的阴影,真的笼罩着这届年轻人。
要说校园鸡怎么能找到出路,现在的学生可是八仙过海。我在走访中发现了三大流派:
不过最靠谱的还得数正经渠道。就业指导中心的王老师偷偷告诉我:"其实很多同学忽略了校企合作项目,像比亚迪的'明日之星'计划,去年我们学校有41个学生通过这个渠道提前锁定岗位。"
你绝对想不到,今年最魔幻的就业故事发生在成都。电子科大的计算机专业硕士小张,居然在菜市场找到了事业突破口!"那天我去买土豆,听到摊主抱怨二维码总被雨淋湿。"于是他设计出防水防油的"菜码通",现在成了智慧农贸市场的标配系统。
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了个醒: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节奏。隔壁寝室的雯雯就是典型反例,她跟着室友投了50份互联网大厂简历,最后却在自己擅长的汉服妆造领域闯出了名堂。
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全国应届毕业生预计达1289万,比去年多了整整62万。但让人意外的是,BOSS直聘《00后就业观报告》里说,这届年轻人把"工作开心"看得比"薪资水平"更重要的人占了73%。
"我现在宁愿去宠物殡葬公司当实习店长,也不想在CBD写字楼里当PPT纺织工。"学金融的晓琳边说边给怀里的布偶猫顺毛,她正在运营的萌宠账号已经积累了15万粉丝。
要我说啊,这波"校园鸡"现象倒未必全是坏事。至少大家开始认真思考"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",而不是盲目跟着人潮跑。就像我认识的阿坤,他放弃了深圳的offer回老家搞智慧农业,现在带着村民玩抖音直播卖脐橙,去年双十一当天就卖了2000箱。
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同学,别被焦虑牵着鼻子走。就业指导中心的预约系统显示,咨询"职业规划"的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%,反倒是"面试技巧"的预约量暴涨240%——这明显是本末倒置嘛!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某招聘平台统计发现,能把"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"说得头头是道的毕业生中,有68%的人其实根本说不清这个岗位的具体职责。所以说啊,与其到处问"校园鸡怎么能找到",不如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想要下蛋,还是想当炸鸡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