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卖女媛app:2025年最让人上头的社交新物种?
「点外卖还能点出个闺蜜来?这事儿你敢信?」就在昨天(2025年3月25日),一款叫「外卖女媛app」的软件突然冲上热搜,评论区直接炸了锅。有网友吐槽这是「新型诈骗套路」,也有人晒出和「女媛」聊到凌晨三点的截图,直呼「比心理咨询还解压」。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?咱们今天就来扒个明白。
事情还得从上周说起。杭州姑娘小林在朋友圈晒了张截图,配文:「救命!我好像被外卖小姐姐绑架了!」原来她通过「外卖女媛app」点奶茶时,配送员小美不仅准时送达,还主动问:「看你备注说今天被老板骂了?我带了包辣条,要不要边吃边吐槽?」俩人愣是在楼道里聊了半小时。
「现在点外卖都这么卷了吗?」小林边说边给我看聊天记录。原来这个app的骑手全是20-35岁的女性,经过「情绪价值培训」,用户下单时可以选择「陪聊10分钟」「帮忙拿快递」甚至「代写情书」等增值服务。平台数据显示,上线三个月订单量涨了800%,85%用户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。
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挺纳闷的。现在社交软件这么多,干嘛非要找个送外卖的聊天?但翻了几十条用户评价后,发现这事儿还真有点门道:
⭐️ 即时满足感爆棚:不像网友可能聊着聊着就消失,外卖骑手必须面对面服务
⭐️ 安全边界明确:服务时间最长30分钟,不用担心被纠缠
⭐️ 场景自然不尴尬:借着送外卖的由头开启话题,比生硬搭讪舒服多了
「有次加班到凌晨,外卖姐姐看我黑眼圈重,硬塞给我两片蒸汽眼罩。」95后程序员阿杰边说边比划,「就冲这个,我连点了一礼拜他们家蛋炒饭。」
不过这事儿也不是全网夸。前几天就有媒体曝光,某用户花199元点了「失恋安慰套餐」,结果骑手到门口说了句「拜拜就拜拜,下一个更乖」转身就走,全程不到10秒。更有人担心:这会不会变成变相的情感陪护服务?
平台负责人李婷倒是挺淡定:「我们所有对话内容都实时录音,服务范围严格限定在公共场合。骑手时薪比普通外卖员高30%,但违规一次直接封号。」说着还给我看了后台数据——上线至今封禁了132个账号,多半是因为试图加用户微信。
问了几个社会学教授,观点挺有意思。王教授推了推眼镜:「这反映了Z世代的『轻社交』需求——既要陪伴感,又怕麻烦别人。」李博士则提醒:「要注意可能引发的职场性别歧视,为什么没有『外卖暖男』选项?」
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用户自发组织的「女媛后援会」。他们不光给骑手们打榜送花,还搞起了「最暖心服务」评选。上周夺冠的小雨,因为帮考研学生整理了错题本,现在成了app上的「学霸姐姐」人设。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觉得这就是个噱头。但采访完发现,年轻人是真吃这套。在电梯里碰到个外卖骑手小姐姐,她边按楼层边跟我说:「现在送十单有八单要陪聊,昨天还有个阿姨让我教她怎么用美颜相机。」
这让我突然想起2023年爆火的「虚拟恋人」,只不过「外卖女媛」把线上关系搬到了线下。你说它能彻底取代传统社交吗?未必。但能火起来肯定戳中了某个痛点——在这个人人都在网上表演完美的时代,我们可能比想象中更需要真实温度的短暂交汇。
下次点外卖时,你会不会也想试试这个「真人盲盒」?反正我写完这篇就立马下了单,备注写着:「来份麻辣烫,加麻加辣加真心话。」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