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和信广场B座美女现象:一场颜值与经济的奇妙碰撞
最近有没有听说徐州和信广场B座成了网红打卡地?🤔 就在2025年3月25号这天,朋友圈突然被一组街拍刷屏,镜头里的主角不是明星大腕,而是扎堆出现在B座的小姐姐们。这事儿到底咋回事?咱们得从头捋捋。
说来也巧,那天正好是周六下午三点多,有个本地博主在B座门口拍探店视频。结果镜头一扫,画面里同时出现七八个打扮精致的姑娘,有穿汉服转圈的,有拎着咖啡摆拍的,还有个穿洛丽塔裙的妹子在喂广场鸽子。这视频当天播放量就破了百万,评论区直接炸锅:"徐州美女含量超标了吧!"
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。我专门跑去实地蹲点,发现B座一楼奶茶店的小哥偷偷爆料:"从去年开始,这边下午茶时段经常坐满漂亮姑娘,还有人带着摄影师过来。" 更绝的是,附近服装店老板说很多顾客买完衣服直接去楼道拍穿搭视频,你懂的,就是那种"电梯间对镜拍"的套路。
有人说这就是典型的"美女经济",但仔细扒拉扒拉数据,发现水还挺深。就拿B座三楼的"淮海路小吃街"来说,自从美女扎堆后:- 客流量涨了30%(商户们嘴都笑歪了)- 奶茶店推出"打卡第二杯半价"- 连保洁阿姨都说捡到的口红粉饼变多了(这算不算甜蜜的烦恼?)
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五楼的创业空间。采访到个做汉服定制的95后姑娘李婷,她原话是这么说的:"在这儿开工作室图的就是氛围,客户试衣服的时候能碰到同类,成交率直接翻倍。" 这话实在,毕竟谁不想在美女堆里买衣服呢?
火归火,争议也跟着来了。有人在本地论坛吐槽:"现在去B座上厕所都得排队半小时,全是补妆的!" 还有大爷大妈抱怨广场舞地盘被拍照的年轻人占了。最夸张的是,物业最近贴告示说禁止商业拍摄——结果第二天告示牌前反而成了新打卡点...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还真不能全怪年轻人。我跟在B座开奶茶店的张姐聊过,她算过一笔账:"自从成了网红地,周末单日营业额能顶过去三天。虽然忙得脚不沾地,但看着存款数字,值了!"
随机采访了几个路人,观点挺有意思:- 大学生小刘:"这不比看直播打赏强?至少带动实体经济了"- 退休教师王阿姨:"年轻人爱美没啥,但别影响别人就行"- 摄影师阿凯:"现在拍客片都要提前两周约,痛并快乐着"
转悠半天,我倒觉得这事儿挺"徐州"。你看咱们徐州人向来实在,能把颜值变现玩出花,还不耽误正经做生意,这就叫本事!要说隐患嘛,可能就是别让流量把楼"压塌"了——字面意思,现在电梯天天超载报警...
最后说点个人看法:美女扎堆现象就像面多棱镜,照出城市活力,也折射出点浮躁气。但说到底,能在钢筋混凝土里开出朵花来,总归是件乐呵事儿。下次去B座记得穿好看点,指不定你就成别人镜头里的风景了呢?📸(完)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