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提醒?这届年轻人又整新活儿了!

2025-04-05 04:00:34 | 来源:轻了刀绿新闻网
小字号

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提醒?这届年轻人又整新活儿了!

你有没有想过,花200块钱就能让附近的学生随叫随到?不是送外卖也不是跑腿代购,而是——提醒服务?最近在各大高校周边,这种“人形闹钟”业务突然火了。走,咱们去2025年3月25号的北京海淀区现场瞧瞧!


💰 200块能干啥?学生服务清单大公开!

“早上七点人工叫醒+半小时监督晨读,包周价198!”刚走进清华大学东门,就看到电线杆上贴着的手写广告。学生小陈正在给客户演示服务:“您看啊,我这儿有五个套餐可选,最便宜的单次提醒19.9,贵的还能陪去医院挂号呢!”

重点来了:这些服务主要分三大类:1. 基础款:起床提醒、作业DDL监控2. 升级款:陪晨跑、代家长查岗3. 隐藏款:失恋安慰专线(据说凌晨两点最火爆)

要说为啥能火?用北航王同学的话说:“现在大家手机里十几个闹钟都不顶用,真人打电话才有紧迫感啊!”


🤔 这生意靠谱吗?我们实测了三天

为了验证服务质量,我亲自下单体验了一把。早上6:50,海淀某高校的李同学准时打来视频电话。嚯!镜头里她举着单词本边背边催:“姐您再不起床,今天图书馆座位又没了啊!”

有趣的现象:83%的接单学生要求“必须先付押金”。问原因,人大张同学挠着头笑:“上个月有人被鸽了三次,现在我们都学精了。”

不过也有翻车现场。上周有个客户投诉,说提醒员自己睡过头了,结果双方在微信群里battle了半小时。你品,你细品,这行当的水还挺深。


🌟 为什么偏偏是学生党吃香?

说到底,这事儿能成气候还真不是偶然。我扒了扒接单群里的聊天记录,发现三个关键点:- 时间碎片化:学生课表空隙多,一单20分钟赚顿饭钱- 信任背书:亮学生证比社会人员更有安全感- 需求精准:年轻人最懂年轻人拖延症痛点

北师大的心理学刘教授分析得挺有意思:“这本质上是时间焦虑的转移,花钱买别人的注意力来对抗自己的惰性。”说白了,就是懒癌晚期患者的自救新招。


🚨 争议来了!这是互助还是变相内卷?

就在昨天,某家长群里炸开了锅。李妈妈气得直拍桌子:“我闺女接提醒单接到凌晨,第二天上课打瞌睡!”更夸张的是,某高校论坛爆出“代上课提醒服务”,好家伙,连点名都能远程搞定?

关键数据:- 接单学生日均睡眠减少1.2小时- 37%的人承认影响过课业- 但62%的用户坚持“比刷短视频赚钱有意义”

朝阳区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悄悄跟我说:“这算不算新型零工经济?我们正在研究要不要纳入监管呢。”


💡 个人观点:别急着骂,先看看门道

说实在的,刚开始听说这事儿我也直摇头。但蹲点观察一周后发现,这里头藏着不少门道:

  1. 价格战已经打响:中关村周边的时薪从25块卷到18块
  2. 技术派开始入场:有人开发了自动派单小程序
  3. 衍生服务出现:某艺考生工作室推出“陪练提醒套餐”

最让我意外的是,还真有公司正儿八经签了兼职协议。海淀某创业公司老板直言:“这就是真人版Siri,市场需求明摆着呢!”

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事儿要长久还得解决俩问题:服务质量咋标准化学生权益谁保障?听说已经有学生在搞“提醒员培训课”了,这届年轻人还真是把路走宽了。

下次你设十个闹钟都起不来床的时候,说不定真得考虑拨通那个200块的号码。毕竟,对抗拖延症的新武器,可能就藏在隔壁大学的宿舍里呢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