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那个城中村150元租金的秘密被揭开了
你知道吗?就在上周(2025年3月25日),广州有个城中村突然冲上热搜,原因是有人爆料这里的单间月租只要150块!这个价钱放在2025年的超一线城市,简直比买彩票中奖还魔幻。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?🧐
先别急着收拾行李准备搬家。我特意去海珠区这个名叫"红棉新村"的地方转了两天,发现事情确实有点意思。这里的握手楼外墙上,确实贴着不少写着"150元/月起"的招租广告,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小字写着"政府特惠房"。
跟街边卖肠粉的阿伯打听才知道,原来这是今年刚启动的"新市民安居计划"。政府把20栋旧楼收归改造,专门租给连续缴纳社保满3年的外来务工人员。不过有个前提——必须是在附近3公里内上班的快递员、环卫工、餐饮服务员这些基础岗位从业者。
这个问题我问了街道办事处主任,他掰着手指头给我算账:
1. 政府补贴50%:原本300元的市场价砍半
2. 企业承担30%:像某东物流就给快递员补贴了90元
3. 个人实付20%:也就是60元,剩下90元是政府出的专项补贴
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个价格只能维持5年。而且房间都是15平左右的单间,带独立卫生间但没厨房。住在305房的李姐跟我说:"知足吧!我送外卖一个月能存下4000块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"
去年这时候,这些楼还是典型的城中村模样:
✅外墙发霉的天井房
✅乱拉的电线像蜘蛛网
✅整栋楼共用一个电表
改造施工队王队长给我看了对比图:"最难的不是装修,是要说服80多岁的原房东们搬去安置房。有个陈伯在顶楼养了20多只鸽子,我们给他找了郊区带露台的房子才谈妥。"
现在这些楼不仅重做了防水,还装了太阳能板和智能门禁。最让我意外的是每层都有共享厨房,电磁炉上贴着"炒菜不得超过15分钟"的温馨提示,你懂的,怕跳闸嘛。
虽然网上叫好声一片,但我在现场也听到不同声音:
- 隔壁快餐店老板嘀咕:"政府补贴这么多钱,能撑几年?"
- 住在自建房的本地阿婆抱怨:"凭什么外省人能住新楼?"
- 年轻白领小张更直接:"我们这些刚毕业的,月薪8000反而租不到便宜房"
住建局的人倒是很坦诚:"这个试点就像摸着石头过河,我们现在最头疼的是申请人数已经超过30万,但房源只有2000间。下个月可能要搞摇号了..."
那天蹲在村口便利店观察,早上六点就有穿着反光背心的环卫工出门,晚上十一点还能见到代驾小哥骑着折叠车回来。便利店老板娘说了句大实话:"这些人才是让城市转起来的齿轮,但现在齿轮都快租不起房子了。"
说实话,150元的租金看着像天上掉馅饼,但仔细想想,这其实是给城市守护者的一份尊重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光靠补贴肯定不是长久之计。我在想啊,要是能把这种模式扩展到更多行业,再配合企业提供的员工宿舍,说不定真能破解大城市的居住难题。
哦对了,走的时候看到公告栏贴着新的告示——下个月要开共享自习室了。看来这150元租金的城中村,故事才刚刚开始...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