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陌上SM:一场社交平台引发的舆论地震
(深呼吸)各位老铁,最近有没有被陌陌的热搜刷屏?2025年3月25号这天,这个拥有6亿用户的社交平台突然被"SM"关键词炸了锅。不是说那个国际大牌啊,是正儿八经的字母圈话题!这事儿到底咋回事?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。
当天凌晨两点多,用户@暗夜玫瑰在陌陌发了个动态:"求线下主,坐标上海虹口"。配图是条带金属扣的皮质项圈,结果这条内容半小时内被转发破万。有吃瓜群众截图发微博,直接#陌陌SM#话题空降热搜前三。
(挠头)这里得插句嘴——其实陌陌社区规则里明确写着"用户协议第8条",禁止发布涉及BDSM的内容。但问题来了,这次事件里既没露骨照片也没敏感词,平台审核系统愣是让这条动态存活了47分钟。等人工审核介入删除时,相关内容已经像野火似的蔓延开了。
上午9点整,陌陌官方连发三条公告。最骚的操作是第三条:"即日起上线AI语义联想筛查功能,对'项圈''绳结'等200多个关联词启动三级过滤"。这招直接把用户整懵了,有美妆博主吐槽:"现在发个'锁骨链推荐'都要审核半小时?"
(拍大腿)这里有个关键数据得拎出来说:根据《2025中国社交平台用户行为报告》,陌陌30-45岁用户占比已达58%,比三年前涨了21个百分点。这部分人群的社交需求,显然和平台最初主打的"年轻陌生人社交"定位出现了偏差。
@蔷薇骑士(32岁,设计师):"我们圈内人有自己的安全守则,比某些约P的干净多了。平台应该区分自愿成年人和违法内容啊!"
@程序猿老张(41岁,IT工程师):"我就纳闷了,昨天还能正常聊高尔夫球杆,今天发个'握把材质'都提示敏感词?"
@喵小萌(27岁,coser):"现在刷动态满屏都是马赛克,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扫黄打非直播间呢!"
(托腮思考)发现没?不同年龄层用户的需求冲突在这件事上特别明显。年轻人要娱乐,中年人求深度社交,平台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。
北京大学数字社会研究中心的王教授打了个比方:"现在的社交平台就像戴着镣铐跳舞——既想保持开放性,又得严防越界。"他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,2025年社交平台内容审核成本同比暴涨73%,但用户满意度却跌到历史新低。
举个具体例子:某用户上周发宠物牵引用品的带货直播,因为说了句"这个项圈采用双扣设计",直播间直接被掐断。气得商家在评论区狂刷:"这是狗用的!狗用的!"
说实话,这事儿吧,还真不好一刀切。你看现在陌陌搞的"语义联想筛查",把正常用户误伤得够呛。我倒觉得可以参考游戏行业的年龄分级制度,比如:- 开设18+认证版块- 实行夜间内容分级- 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
毕竟连微信都开始测试"兴趣圈子"功能了,陌生人社交这块蛋糕,光靠封堵真不是长久之计。就像我楼下便利店老板说的:"你要不让卖烟,至少得让人买打火机吧?"
(突然想起)对了,最新消息说陌陌股价在这事儿之后先跌后涨,资本市场的反应倒是挺诚实——有争议才有关注度啊!不过普通用户在乎的,终究还是能不能好好说人话、正常交朋友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