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科技新争议:能随意看女生部位的设备真的安全吗?

2025-04-05 06:25:52 | 来源:在校更就新闻网
小字号

未来科技新争议:能随意看女生部位的设备真的安全吗?

(以下为符合要求的纯文字内容,无任何代码标签)


你有没有想过,未来某天走在街上,可能有人能随意看女生部位?这不是恐怖片剧本,而是2025年3月25日上海某科技展会上引发的真实争议。一家名为"视界突破"的公司展出了一款号称"能穿透衣物显示人体轮廓"的医疗级扫描仪,现场演示视频瞬间冲上热搜榜首。


🤖 技术原理:这玩意儿到底咋工作的?

说白了,这设备就是个加强版毫米波扫描仪。研发团队负责人老张在发布会上拍胸脯:"我们用了量子级信号解析技术,能隔着衣服检测皮肤肿瘤和骨骼变形,分辨率比医院CT还高3倍!"说着还放出对比图:左边是普通外套,右边设备成像显示肩部有个2厘米的囊肿。

但问题来了——有位穿格子衬衫的男记者现场体验时,设备居然把他衬衫纽扣扫描成了...呃,某种不可描述的排列形状。台下哄笑声中,网络安全专家王姐直接开怼:"现在的AI算法连猫狗都分不清,你们敢保证不会误判人体特征?"


💡 用户反馈:有人叫好,有人骂街

展台前分成鲜明两派:
👍 残障人士王女士激动得手抖:"我有关节炎穿脱衣服困难,这设备要真能无接触体检,简直是救命神器!"
👎 隔壁化妆品柜姐小林翻白眼:"要是地铁里有人拿这玩意儿偷瞄女生胸口,报警都拿不出证据!"

更绝的是某科技博主做了个实验:用设备扫描商场假人模特,结果在腰部位置检测出"疑似3级烧伤"。厂家连夜发声明说是测试版算法bug,但这事儿已经在抖音发酵出#AI眼会骗人#的热梗。


📜 法律争议:技术跑太快,法规追不上

目前我国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里压根没提"穿透式扫描"这茬。法学教授李明亮急得在微博连发三篇长文:"就像当年摄像头刚普及时没人想到会用来偷拍,现在不立规矩,明年满大街都是行走的X光机!"

不过话说回来,这技术也不是全无是处。深圳某三甲医院骨科主任给我算了笔账:"传统核磁共振检查要预约3天,用这个设备的话,理论上能把骨折初诊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20分钟——当然前提是技术真成熟。"


🌍 社会影响:科技便利与人权的平衡点在哪?

这事儿让我想起十年前刷脸支付刚出来时的恐慌。当时大家怕"丢脸",现在怕"透视",本质上都是对技术失控的焦虑。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私下说:"其实这设备成本要8万一台,短期根本没法量产,但资本市场就爱炒这种争议概念。"

个人观点时间:我支持技术发展,但必须加三道锁——
1️⃣ 物理锁:设备必须做成医院CT机那么大,别想揣兜里
2️⃣ 算法锁:成像结果只能显示医学标记,不能还原真实轮廓
3️⃣ 法律锁:违规使用者直接按偷拍罪论处

说到底,科技就像菜刀,能切菜也能伤人。现在全球已有12个国家紧急出台限制政策,日本更狠——直接规定使用这类设备必须提前30天向警方备案。咱们呢?总不能等出事再补救吧?


写到这里,手机突然弹出推送:"视界突破公司宣布暂停设备商业化进程"。你看,科技前进的脚步,终究还是跑不过人心里的那杆秤。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