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善城中村在哪里?2025年改造计划全揭秘

2025-04-05 06:07:00 | 来源:藏块粉对新闻网
小字号

嘉善城中村在哪里?2025年改造计划全揭秘

哎,最近听说嘉善有个城中村挺火的,到底在哪儿啊?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3月25号说起,那天政府突然开了个发布会说要搞"城市微更新",把老城区的城中村当重点改造对象。说实话,这消息一出,我们本地人的微信群都炸锅了,有人拍手叫好,也有人担心老房子保不住...


🌍先搞明白位置坐标

嘉善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夹在上海青浦和苏州吴江中间。要找城中村得先摸清门道,你打开手机地图搜"魏塘街道中山路菜场",往西边走五百米准能看见连片的红砖房。对了,最近新冒出来的网红打卡点"罗星街道老粮仓"后头也藏着几片待改造区域。
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,上周碰到个外地游客在罗星阁宾馆门口转悠,拿着手机直嘀咕:"不是说这附近有老弄堂吗?怎么都是高楼啊?"哎,这问题其实有点复杂...


🏙️城中村的AB两面

要说现状,这里真是"冰火两重天"。北边挨着体育北路的新建小区,外立面亮得能照镜子;转过街角就是另一番景象——晾衣绳在头顶交错,老阿婆坐在门槛上剥毛豆,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在窄巷里蛇形走位。

重点来了!2025年改造方案有个创新点:不搞大拆大建,要保留原有生活气息。据说要试点"针灸式更新",比如:- ✔️给百年老宅加装智能防火系统- ✔️把废弃厂房改造成青年创客空间- ✔️在弄堂口设置可移动便民服务柜

你别说,这招挺高明。前两年杭州馒头山社区就这么搞过,既保住了老底子的味道,又解决了脏乱差问题。不过具体到嘉善,听说光设计方案就改了二十多稿,设计师们头发都愁白了几根。


💡我个人的观察

这事儿吧,得用"放大镜"看细节。上周特意去魏塘街道转了一圈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老房子外墙上用粉笔画着奇怪的符号。问了个修鞋的大爷才知道,这是居民自创的"改造心愿图"——圆圈代表要保留的公共水井,三角标记需要拆除的违建。

个人觉得有两点特别关键:1. 不能一刀切:像中山路那排民国时期的骑楼,拆了可就再也建不回来了2. 要听原住民声音:有个住在罗星街道四十年的李大爷跟我说,他家祖传的雕花门楼能不能保留,比补偿款重要得多

突然想到个案例,广州永庆坊改造时就把老西关大屋和现代元素结合得很好,周末去那喝茶的年轻人比本地阿公还多。嘉善要是能学来这手,说不定能成长三角的改造样板呢!


🚧未来会变成啥样?

根据3月25号公布的数据,首期工程要改造5.8万平方米,涉及1200多户人家。最让我期待的是那个"空中连廊"计划——准备用玻璃栈道把分散的老建筑串起来,到时候既能看白墙黛瓦,又能远眺上海方向的高铁穿梭。

不过也有现实问题,比如:- 老房子隔音差,改造后做民宿会不会影响居民?- 狭窄巷道怎么满足消防要求?- 原住民回迁比例到底定多少合适?

政府文件里提到要试点"产权共有"模式,简单说就是居民出房子,企业出钱改造,收益按比例分成。这法子要是行得通,说不定能破解全国城中村改造的难题。


最后说句实在的,城中村就像城市的皱纹,记录着时光的故事。嘉善这次改造要是能把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揉好了,没准能整出个新标杆。反正我准备每个月去拍组对比照,等五年后再回头看,肯定特别有意思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