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边五村小巷子里面还有吗?2025年实地探访实录

2025-04-05 02:46:32 | 来源:的儿销计新闻网
小字号

张家边五村小巷子里面还有吗?2025年实地探访实录

嘿!各位街坊邻居,最近听说张家边五村那片老巷子要拆迁的风声又起来了?这事儿传了五六年,一会儿说推平盖商场,一会儿又说要搞文化保护。今天咱就带着大伙儿最关心的问题——"张家边五村小巷子里面还有吗",扛着相机在2025年3月25号这天来了场实地大摸底!


🏠 巷子现状:水泥森林里的"活化石"

从中山路拐进五村地界,嚯!迎面就是三栋玻璃幕墙写字楼,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。可再往里走五十米,画风突变——青砖墙上爬着指甲花,石板路缝隙里钻出几簇狗尾巴草,巷口阿婆还在用蜂窝煤炉煨汤。这片占地不到两亩的老巷子,硬是在商圈扩张潮里挺到了2025年

不过仔细看会发现,原本七拐八绕的三十多条巷子,现在只剩东北角的五六条还在"坚守阵地"。住这里的陈伯边修自行车边说:"去年开发商来量过三次地,隔壁王婶家院子拆了半堵墙,后来听说什么'历史风貌评估'没通过,推土机又撤了。"


📜 为什么要留着这些巷子?值几个钱?

这个问题我问了文旅局的老张。他掏出手机给我看数据:2024年中山市游客量突破2000万人次,其中专门来找"老广味"街巷的占了37%。五村巷子里藏着三家上了抖音热门的老字号——阿强的竹升面开了28年,丽姐凉茶铺传了三代人,还有家专卖蟛蜞酱的店铺,外地游客来了都要打包十几罐。

更绝的是这里的地理位置。用地产中介小刘的话说:"就这片地,要是拆了盖楼,每平米能卖8万。但去年专家团来评估,说这些巷子本身已经是'活着的博物馆',文化价值没法用钱衡量。"说着他指了指巷子口的铜牌,上面刻着"广府民居活态保护区试点"几个大字。


🔮 未来会消失吗?三大派系吵翻天

绕着巷子走一圈,能听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声音:

  1. "保命派":以80岁李奶奶为首,她家三代人住这儿:"空调外机都没地方挂,下雨天屋顶漏水,年轻人早搬走了,就剩我们这些老骨头"
  2. "改造派":开民宿的90后阿Ken在巷子深处搞了个"时光胶囊"主题房:"政府要是给通燃气、装WiFi,我能把这儿做成网红打卡地"
  3. "开发派":附近商场王经理指着效果图比划:"这片要是改造成商业步行街,每年税收至少多三千万"

有意思的是,上个月街道办搞听证会,00后投票结果出人意料——62%的年轻人支持保留巷子,大学生小林的说法很有代表性:"在CBD上班够压抑了,午休就想来这种有烟火气的地方透透气。"


💡 我的观察:巷子正在"变异"

蹲点三天发现个有趣现象:虽然原住民越来越少,但巷子自己找到了新活法。西头那间百年祠堂变成了共享办公空间,程序员们啃着汉堡包改代码;东边的趟栊门老宅开了家AI咖啡店,机器人手臂拉花技术看得阿婆们直咂嘴。

最绝的是巷子中段的"时光邮局",能寄信给20年后的自己。店主阿杰神秘兮兮地说:"上个月有个开发商来寄了封信,我猜可能是后悔协议签早了..."这话是真是假不知道,但看着墙上的2025年度保护名录,至少今年推土机是开不进来了。


说到底,这些巷子就像打不死的小强,你说它破吧,转头就给你整出新花样。城市规划专家老周说得在理:"城市不能只有一种表情,就像人不能只穿正装。"所以下次再有人问"张家边五村小巷子里面还有吗",咱可以拍胸脯说——至少到2025年3月25号这天,它们还在倔强地喘着气,活得比很多人想象的都带劲!


(责编:admin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